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资源通讯》2008,(10):F0002-F0002
5月23日下午,刚刚从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回京的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又风尘仆仆来到遭受严重地震灾害影响的陕西省。徐绍史在向陕西省省长袁纯清了解灾情后,立即驱车赶赴宝鸡市和汉中市实地察看灾情。徐绍史利用两个晚上时间,分别在宝鸡市和汉中市召开座谈会到次日凌晨,听取陕西省人民政府、宝鸡市人民政府、汉中市人民政府和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抗震救灾、防治地质灾害工作情况汇报。  相似文献   
2.
宝鸡簸箕山滑坡地震勘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宝鸡簸箕山滑坡是宝鸡市区的一个大型滑坡,危及许多市民及建筑的安全。为进一步了解滑坡体的细微结构及其滑面形态,中奥双方于1999年和2000年两次对簸箕山滑坡进行了地震勘探。本文详细介绍了地震勘探测线布设、各条测线的勘探及分析、解释结果,为该滑坡的科学治理提供了背景性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对物理量场统计分析,利用省地远程终端提供的资料设计了以天气形势与物理量场相结合的区域性暴雨剔除、预报判别模型。建立了宝鸡市盛夏区域性暴雨预报业务系统。经回报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1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回顾与发展宝鸡市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全省起步最早。 1 973年 5月北部山区四县发生大面积的冰雹灾害后 ,市政府十分重视 ,当年即与省气象局达成共识 ,在陇县开始进行人工消雹作业的试验 ,寻找抵御冰雹灾害的有效途径。 1 974年市政府投资配置了 71 1测雨雷达 ,为人影工作奠定了基础。 70年代末 ,在陇县、千阳、麟游、凤翔 4县的冰雹主要路径上建立了 1 2个高炮作业点 ,开始大范围有效地组织人工消雹作业。 80年代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推动下 ,人影事业稳定发展。 90年代 ,人影工作发展步伐加快。依据国务院有关法规精…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宝鸡市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及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宝鸡市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认为虽然造成区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甚多,但近年来大多与人为因素诱发有关。因此,在国土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应重视对地质环境的保护,避免因人类不适宜的活动而诱发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6.
马宗科 《西北地质》2006,39(4):105-109
宝鸡市地质环境复杂,加之近年来人类不合理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已成为陕西省地质灾害多发、高发区之一。目前全市有各类地质灾害点784处,已引起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笔者详细分析了宝鸡市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地质灾害防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宝鸡市今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宝鸡市地质灾害的正确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吕晓玲 《地下水》2023,(6):109-111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辖4区8县。境内山地、丘陵、河谷、平原皆有,大致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本文在对宝鸡市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行及管理中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分别从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讨论结果认为:宝鸡市农村供水工程中主要存在部分工程建设标准不高、供水保证率达不到标准、水质难以得到保证及管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的主要对策建议为:(1)工程建设方面:做好农村供水工程谋划规划工作、争取政府重视财政全力支持、创新投资机制多方筹措资金、狠抓建设管理,加快建设进度、注重典型示范,加强宣传引导。(2)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从源头到龙头保障水质、健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创建运营专业化模式、强化示范创建和监督考核激励。分析结果旨在为宝鸡市农村供水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项目谋划及完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赫晓云  王伟平  张炜 《地下水》2015,(1):152-153,162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法(ICP-MS)测定宝鸡市地表水中铍(Be)、钛(Ti)、钒(V)、钼(Mo)、钴(Co)、镍(Ni)、锑(Sb)、铊(Tl)8种痕量重金属的浓度,结果显示8种元素在1.0~50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在0.01~0.07μg/L之间,各元素的相对偏差在0.587%~1.861%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3.0%~97.7%之间,此方法适用于清洁地表水中超痕量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宝鸡市2011年1月~2013年12月连续3 a按月收集的大气降尘样品进行详细系统环境磁学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市大气降尘中磁性矿物含量相对较高,主要的磁性矿物为多畴和假单畴的低矫顽力亚铁磁性矿物,并伴有少量的赤铁矿等高矫顽力的硬磁性矿物,磁畴主要由粗颗粒的MD(多畴)和PSD(准单畴)组成。大气降尘的磁性矿物种类和粒径大小随季节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磁性矿物含量表现出明显的随年际和季节变化的特征。磁性矿物浓度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指示宝鸡市空气污染程度在逐年减轻,这可能与宝鸡市各种污染措施的实施有关,大气环境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和稳定。宝鸡市每年从10月份到次年3月份为磁性矿物浓度最大时期,这与冬季采暖期燃煤释放的污染物有关,另外宝鸡市特殊的地形和气象因素对大气粉尘的扩散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依据污染来源、地形等因素进行合理的交通和产业布局则是宝鸡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宝鸡市人居环境评价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亮  刘娜 《地下水》2011,33(5):156-157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评价区域居住地域是否安全、舒适、和谐、方便的一套可感知的参数集合,是评价居住地域可居性、持续性的重要依据。文章从人居环境研究内容出发,结合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人居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宝鸡市人居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加权求和法对宝鸡市人居环境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宝鸡市人居环境建设及其优化的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