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大工程建设会扰动高寒草地,法规要求扰动区草皮层应予以剥离,待工程建设后再用于恢复原生植被,当前对剥离草皮堆放成活的影响研究较少。试验设计遮阳网与穿孔膜两种覆盖条件,探讨分析其对剥离的草皮块堆放与铺植利用后土壤温湿度及草皮块返青覆盖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遮阳网覆盖堆体较自然地表日均土壤温度显著降低,同时各深度层极大延长冻结期,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充效应延后,并造成堆放期水分大量损失;穿孔膜覆盖堆体较自然地表提高了土壤温度,阻碍了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充,并造成堆放后土壤吸持水能力降低。遮阳网覆盖的草皮块返青覆盖度显著高于穿孔膜覆盖的返青覆盖度,堆放期日平均土壤温度>0 ℃的堆放日数与草皮块返青覆盖度的线性拟合较好。工程建设中应尽量缩短堆放时长,采用透水透气类覆盖材料,增加土壤与空气热量交换,以维持更长的冻结期,并适时补充水分,提高草皮块铺植的恢复成效。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垃圾随处堆放的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的环境及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利用遥感手段快速监测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具有及时性和高效性,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无人机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及非正规垃圾堆分布特征,提出了按地域特征勾画样本数据集提取样本数据特征,采用U-Net和Swin Transformer融合模型,以及针对性改进训练流程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信息分类研究。试验以绍兴市越城区、柯桥区和上虞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飞马航测无人机获取航空影像数据,对比分析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典型地物要素提取方法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监测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准确率提高了1.72倍。  相似文献   
3.
4.
5.
垃圾围城     
王俊锋 《地球》2011,(3):72-79
据《科技日报》报道:我国1/3以上的城市深陷“垃圾围城”困局,除县城之外的600多个城市中,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1/4已无垃圾填埋堆放场地。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占地超过5亿平方米,年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  相似文献   
6.
乌丘屿不能作为堆放核废料场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聪义 《台湾海峡》1999,18(2):227-234
台湾电力公司最近拟选择福建莆田附近的乌丘屿作为台湾中低放核废料处置场址。本文为此介绍了放射性废物的三种处置方式,探讨乌丘屿的地质结构和环境特征,认为乌丘屿并非堆放核废料的合适场址。文章同时探讨海峡两岸通力合作解决台湾核废料处置问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引言台湾是我国能源紧缺的岛屿省份,继水力、石化能源之后,核能利用已成为电力供应的主要部分和长远依靠的能源。台湾70~80年代已建成3个核电厂6座核反应堆,按年度乏燃料总卸出量为162吨计算,核电反应堆运行30年或40年,卸出总量约为4500~6000...  相似文献   
8.
铜陵鸡冠山硫铁矿废矿堆积区的重金属分布与磁化率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ICP-AES、EMPA和矿物磁测,对铜陵市鸡冠山硫铁矿废矿堆积区的废矿及周围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不同堆放时间的废矿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同,在堆放时间为10年和6年的剖面(分别为XO、XM剖面)呈现富集-淋滤-富集的变化模式,而在堆放时间<3年的剖面(XN剖面)呈现富集-淋滤的变化模式.结合重金属迁移的特性,证明重金属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性.同时还分析了风化程度不同的XO、XM、XN剖面样品中磁化率与重金属的关系,证实两者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磁化率是重金属含量变化的一个有效指数,它的研究为重金属污染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上海浦东区垃圾堆放场地的研究,对场地引起的环境问题、处置方法以 及场地勘察设计方法、内容和场适宜性评价作了阐述并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对这方面的工作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依据相关凋查和基础背景资料,文章对石家庄市地下水源地保护区的堆放垃圾及其污染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揭示山在此区域堆放垃圾已对地下水产生了明显污染。针对此污染,探讨性地提出了依据地质环境条件,将区内山前、滹沱河现代河床与河漫滩及古河漫滩、滹沱河河漫滩及占河漫滩以北、滹沱河河漫滩及古河漫滩以南等地带进行区别防治,并对已污染地区施以不同方法治理的对策与认识。从而为石家庄市的绿色生态和优美家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