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Method of checking for jack-up elevated performance including leg structure strength, fixation system or jacking system bearing capacity, pre-load requirements, spud can bearing capacity and overturning stability i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As an example, a jack-up with truss legs is analyz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may be helpful to the rig owners, operators and designers.  相似文献   
2.
鸟羽 《地质与勘探》1990,26(4):F003-F003,F004
处理埋钻事故,用千斤顶起拔钻具,不幸千斤顶发生了爆炸.作者从力学角度分析了爆炸原因,以便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3.
侧向千斤顶式取样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侧向千斤顶式取样器设计计算,工作原理,使用注意 事项。  相似文献   
4.
山西三交煤层气区块某煤层气参数井+生产试验井施工中遇到的一次钻杆折断,孔底遗留钻具为78.38m的孔内事故。在事故分析和施工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为弥补钻探设备对孔内钻具提升力的不足,尝试将千斤顶应用到事故处理中,并成功地处理了这次由于断钻具引起的卡、埋钻事故,避免了处理事故过程中次生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处理事故的时间,保证了施工工期和钻孔质量,大大减少了由于孔内事故引起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测量距地表1 000 m以下位置的地壳应力状态,我们研究并开发了钻孔千斤顶压裂技术.技术的原理是:当钻孔千斤顶对钻孔壁加载时,与钻孔轴向平行的方向将会产生两个相对的新裂隙;卸载之后,如果千斤顶对钻孔壁的同一个地方进行施压,这对裂隙将会再次张开.与钻孔轴向垂直的平面上的两个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由重张压力和裂隙的方...  相似文献   
6.
再论冻胀量与冻胀力之关系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讨论了新出版的《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DL/T5082-1998)(98版)中的地表冻胀量对法向冻胀力影响的问题,认为地表冻胀量是冻胀率沿整个冻深的叠加,法向冻胀力则是在冻结锋面上冻胀应力沿基础影响范围之内的积分,法向冻胀力与地表冻胀量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7.
王会军  李明 《探矿工程》2006,33(9):34-35
武汉天兴洲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62号墩为长江水中墩,桥墩采用水上钻孔灌注桩。62—10号孔设计孔径2.5m,水深14m。施工至23m时发生卡钻事故,处理过程中造成护简底部揭穿。采用加接护简及千斤顶强力起拔等措施处理成功。介绍了事故的发生过程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盾构法隧道施工阶段管片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在施工阶段处于复杂的受力状态,易出现局部破损现象。阐明了盾构施工阶段管片的受力特点,对其常见的局部破损现象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施工阶段的管片力学模型,即一端固定、一端简支的受力构件。以某盾构工程施工参数为例,运用有限元方法实现该力学模型,按不同工况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盾构施工阶段,衬砌管片会在第5~7环之间产生局部破损,与现场出现的管片破损部位十分接近;千斤顶推力的大小、倾角及偏差是导致施工阶段管片局部破损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盾构施工阶段减轻管片破损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大口径深水井施工中,用爆破法处理卡埋钻事故爆破方案的设计及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设计和构筑地下峒室,了解原地应力状态是重要的,即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现在已有多种传统的原地应力测量技术,如扁平千斤顶法,套芯法和水压致裂法。它们常常不太精确(如扁平千斤顶法在爆炸破坏的岩体中)或者是非常昂贵(如钻进和套芯中的备用金)并且鄄使在相对均一的岩体中其测量结果亦常常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