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刘振忠  徐定芳 《湖南地质》1996,15(4):209-216,238
长(沙)-平(江)白垩系红层盆地,公认为贫水地区。我院在机场附近找到了单井日产水量〉5300m^3的优质地下水,一举解决了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供水问题。这项勘察成果,不仅解决了机场的水源地,而且对长-平红层盆地的水文地质研究、勘查和找水建井等,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蒋玥 《广东气象》2017,(1):19-2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机场自动站资料、NEC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长沙黄花机场2015年1月14—16日出现的一次持续性大雾的天气背景、地面气象要素和逆温层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次过程为在地面冷高压缓慢变性配合高空弱脊转多波动形势下形成的辐射雾。偏西北路径弱冷空气受地形影响带来下层逆温,有利于大雾形成;边界层干湿对比越剧烈、地面小风速的小幅度震荡、强烈的晴空辐射和起雾后气温进一步降低以及高空处于干性短波槽后形势都对雾的维持和发展有利;逆温层有无及逆温层强度影响大雾期间跑道视程(RVR)变化;起雾前,边界层中低层的弱上升运动配合着其上层的弱辐散下沉运动引起(本场)水汽辐合和地面弱冷空气向上扩散促进逆温层的形成,利于形成浓雾。雾后期,逆温层由高到低逐层被破坏,水汽由辐合转为辐散,加快了雾的消亡。  相似文献   
3.
鲜凌云  蒋玥 《广东气象》2013,(6):31-35,64
利用常规观测、自动气象站和天气雷达等观测资料,对2012年4月24日发生在黄花机场的一次强飑线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强飑线为槽前型飑线,飑线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短波槽、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此外,对流层高层干冷空气的侵入配合强烈的低层辐合抬升也促进了飑线的组织化发展.(2)飑线过境时,各气象要素短时发生剧烈变化,风的变化是最剧烈要素,风向瞬时从偏南风转为偏北风,风速猛增至21 m/s.(3)此次飑线以断续线型与后续线型相结合的型式在回波上以“西南-东北”的狭长强回波带向湖南东南部移动,期间还发生了“跳跃”现象.(4)在飑线的不同阶段,回波特征和移动方向不尽相同,其移动方向与风暴的核心区发展高度有密切联系,当风暴核心区高度发展越高,回波的移动方向与环境风偏差越大.(5)此次飑线部分单体出现“云顶上冲”,云内垂直切变强烈,个别单体发展为超级单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