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网GeoBeans与高访问量的"SAR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如何利用地网GeoBeans开发高访问量条件下的“SAR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指出瘦服务器模式是研制具有高访问量特点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陈少健 《贵州气象》2009,(Z1):111-113
接地地网是现代综合防雷的重要环节,是泄放雷电能量必经之路,地网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防雷效能。该文分析感性和容性两种不同结构地网的特点,结合电子技术知识探讨不同结构地网在防雷工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大型地网接地电阻的三种常用测试方法,并根据工作环境,结合现有的设备,选择了一种合适的方法运用在实际测试中并进行分析总结,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4.
风电场大地网接地阻抗测试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地网是风电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地网接地阻抗这项性能参数定期的开展安全测试是风电场安全保障的重要工作。该文介绍了东源蝉子顶风电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大地网的敷设方式,研究分析了接地阻抗测试需要具备的条件和方法,并选择四极法、异频法、夹角法、补偿法等相结合的接地阻抗测试方法进行实践分析。通过实践得出,实验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且大型地网接地阻抗测试接地极布线采用0. 618测试方法、30°夹角测试法是科学的。归纳阐述了误差来源及消除误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给予风电场大地网接地阻抗测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对于检核、控制与加强天文大地网以及建立与扩展地心坐标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天文大地网与全国GPS大地网联合平差(I期)于1998年初完成,本文报告平差采用的原则和模型,并提出平差结果,通过联合平差,消除了天文大地网尺度的系统偏差,减弱了它的局部变形,改善了它的整体精度,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由近5万个大地点坐标体现的地心参考系,其地心坐标的水平分量精度好于0.5m。  相似文献   
6.
根据湖北省防雷中心对我国已建核电站前期工程中雷击灾害所作的调查及分析,指出了核电厂选址的基本要求与防雷之间的关系;概述了核电厂厂址专用气象观测站建设项目及设备布设情况;重点从直击雷防护、地网建设、弱电设备雷电防护这三方面对核电站前期建设工程项目中防雷系统建设进行了探讨;最后,联系实际,简要分析了核电厂前期工程综合防雷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GPRS水情测报系统完成了全省33个报汛站的水情信息自动采集、综合管理任务,实现了全省水雨情测报自动化,提高了报汛站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本文针对该系统实施中的设备选型、防雷保护措施和施工维护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为系统运行和维护管理所参考.  相似文献   
8.
接地阻抗是地铁地网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使用反向法测试接地阻抗。对石家庄地铁1号线南村站地网进行了反向法实地测试试验,分析了试验数据,并与直线补偿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电阻率相对均匀的情况下,反向法能有效降低电流线和电位线线间互感因素的影响,但是测试得到的总体的接地阻抗数值偏小。其结果可以作为接地网测量结果的下限值,如果其他方法测试的结果小于反向法测量结果,则可认定其他的测量存在一定的错误;如果反向布置的电位极和电流极间的距离相当大,则可以用此法得到被测接地装置的真实接地阻抗;如果允许接地阻抗测试结果的误差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合理布设电流线和电位线的长度,可以把反向法作为地铁地网接地阻抗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容性支节加载的小型化超表面天线进行了分析与设计.通过在方形贴片上引入一对容性负载支节,可以有效地降低超表面单元的工作频率,从而将传统方形贴片超表面单元的尺寸减小55%.在单元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4×4阵列的超表面天线,并采用特征模分析(CMA)解释了超表面天线的辐射机制.为了验证设计思路,对天线进行了加工和测试,测量的-10 dB阻抗带宽为21.7%,并在工作频带内保持6 dBi的辐射增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某高山地区因地制宜的地网设计,结合地网所处的地质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采取各种经济实用的降阻措施,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的吻合,工程预算与竣工结算的一致,实现设计到施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