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各种气象资料,对东北中部初冬出现的第一场大雪天气进行预报,归纳出这次天气过程的预报思路,总结初冬大雪天气应具备的环流演变、系统发展、物理量条件等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2.
北极秋季海冰密集度与中国初冬降雨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地区实测降水及北极海冰卫星数据的分析,研究了北极秋季海冰密集度与中国初冬降雨的关系。合成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之前中国南方和北方冬季降水偏少,中部降水偏多,这之后中国南方和北方冬季降水增加,中部降水减少。SVD研究结果显示,北极海冰减少使得近三十年来中国南方和北方冬季降雨呈现逐渐增多,中部地区(从青藏高原向东北方向至日本)降雨逐步减少的趋势。随着北极海冰的进一步减少,如遇合适的气候条件,南方冻雨出现的概率会加大。北极秋季海冰异常的回复过程加之冬季海冰异常的延续信号在中国、蒙古及日本北部激发一个阻塞高压,以巴伦支海/卡拉海为中心激发一个异常低压。这使得来自北冰洋大西洋扇区的冷空气南下至欧洲大陆和亚洲北部,在阻塞高压的影响下,冷空气进一步南下,进入东亚地区。这不仅使得亚洲冬季温度降低,也为中国北部降水增加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3.
用1980年以来25年绥化市初冬和春季(4 ̄5月)的气温、降水、500hPa高度场资料,对初冬气候异常偏暖,植物二次发育,次年春季发生倒春寒天气的奇异现象进行分析,特别对2004年初冬和2005年春季发生的偏暖气候和春后期低温阴雨天气作了总结。讨论初冬异常偏暖的特点与倒春寒天气的关系,试求今后这类天气气候预测着眼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2004年11月9日青岛地区区域性强雷雨的成因分析发现,高低空环流的配合,低空急流的建立为本次降雨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水汽输送条件,一些物理量指标的分布对强降雨的出现有明确的指示意义,上冷下暖的高低空配置也是不稳定天气发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湛江初冬凝霜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历史天气图及单站气象资料 ,分析低纬湛江地区初冬凝霜的天气特征。结果表明 ,湛江地区初冬霜冻与从偏西路爆发南下的寒潮关系密切。在寒潮爆发环流形势下 ,蒙古高压达1 0 6 0hPa以上 ,主力经银川以西 ,进入川、滇、黔、桂、粤、琼 ,并在 35°N以南形成“靴”型场的冷空气 ,在湛江地区最易形成霜 ,冷中心越强 ,锋前雨日越多 ,锋后偏北气流持续越久 ,越是有利冷空气积聚的地方 ,霜期、霜冻越长、越重。从中的一些指标 ,可供天气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0,(6):1-1
初冬来了,这是一个包含酝酿与积淀的季节。 在北京,已有些冷意。走在宣武门附近,踏着色彩斑斓的落叶,一小片北京古居,会吸引你驻足。  相似文献   
7.
青海南部地区初冬雪灾变化及环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青海南部地区1961~2004年气温、降水、积雪等资料,分析了初冬雪灾变化及环流特征。结果表明:青海南部地区初冬降雪量呈缓慢减少的变化趋势,平均积雪量变化与年及其它季相比,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平均积雪量与气温呈反相关,而与降雪量呈正相关;影响青海南部地区初冬降雪的主要天气系统是西风带南北槽结合类、移动性高原槽类、高原低涡类、高原切变类、孟加拉湾风暴类;典型多雪(少雪)年高原及南亚与中亚地区850 hPa温度距平场配置为“南正北负”(“南负北正”)型5、00 hPa高原与东部沿海地区距平分布为“西低东高”(“西高东低”)型。  相似文献   
8.
姚源山 《贵州气象》2005,29(6):25-27
通过对2004年初冬时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实况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的分析,以及通过自动站临近数据的调用和上下信息通报反馈的临近实况资料分析,总结出初冬时节强对流天气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作好其预报和服务的手段、方法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洪山 《地球》2009,(2):90-93
“自古黄山天下奇”,“黄山之奇,信在诸峰;诸蜂之奇,信在松石;松石之奇,信在拙古;云雾之奇,信在铺海。”横空峰峦,浩淼云烟,奔泄飞瀑,嶙峋巧石,奇特青松,无不展现着黄山的壮美风姿。去年初冬,是我拍摄中国20家世界地质公园的最后一站,我独自一人来到了黄山。黄山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南部,其中精华部分154平方公里。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特别是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彰显永恒的魅力,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相似文献   
10.
初冬时节,为了让我们这些工作不久的气象新兵了解广大基层台站的运行情况,体验气象工作者在偏远台站的工作和生活,特安排我们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海力素气象站走基层。说起内蒙古,原以为到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风光,直到客机越过一片广袤的沙漠,满眼尽是绵延无尽的沙丘,才幡然醒悟,原来初冬的内蒙古还有着如此狂野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