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
一、Powerpoint、Prezi、谷歌地球三大平台对比分析绝大部分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用Powerpoint来制作课件。在演讲领域广泛使用的Prezi也开始被一线地理老师拿来制作地理课件。谷歌地球虽已被作为电子地球仪、GIS平台引入地理教学,但其作为地理课件制作工具仍具有众多独特优势可以挖掘。如果一堂课只是用少量几张电子地图、卫星图片、景观图片另加几道习题或几个小的演示动画,那么  相似文献   
3.
谭礼  罗奕奕 《地理教学》2012,(14):51-52,38
智能手机是手机和电脑的结合体,具备形式多样的无线数据通信能力和一定的运算能力,同时还集成了众多传感器及GPS信号接收模块,因此在第三方软件的支持下,智能手机在优化拓展课堂教学,丰富学生地理学习方式,方便学生对生活中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应用方面有很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造山带内动力作用的工程效应是地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结合GIS技术和相关地学理论,对喜马拉雅造山带由构造划分的高喜马拉雅、低喜马拉雅和特提斯喜马拉雅3个地块进行研究,揭示不同地块工程地质特性和灾害效应受内动力制约的普适性规律。提出:在挤压碰撞造山机制作用下快速隆升的高、低喜马拉雅,地震以逆冲型为主,地震强度大、频率高,水平应力相对较大,主应力方向近NE-WS方向,地形向大高差发展、河流下切强烈,山地灾害严重;而属于拆离地系,处于相对沉陷状态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地震以正断型为主,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弱,水平应力相对较小,主应力方向近E-W方向,地形演化向着减弱地势的趋向发展,雪崩灾害严重;此外,高喜马拉雅特有的海洋性冰川地貌、冰湖和冰川泥石流,可能是控制跨喜马拉雅山铁路线路方案的重要问题。基于上述各地块工程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的认识,提出以构造划分作为铁路工程地质分区的建议,并以拟建中尼铁路交通廊道为例,绘制了工程地质分区图。研究有助于将造山带理论推进到工程应用层面,为铁路大范围方案比选阶段,广域、高效、低成本地获取信息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