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于2001年10月27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海域法》的制定是我国在海域使用管理方面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海洋法制建设的历史性突破,也是我国确立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明确标志。《海域法》的颁布实  相似文献   
2.
漫画以辛辣的讽刺手段来抨击社会时弊,用形象生动的画面来启迪人们领悟深邃的道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把许多地理漫画引入课堂,同时在历年地理考试中,不断出现地理漫画试题,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地理类漫画习题有哪些特点?我们应该如何解答这类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正"打击非法开采的形势非常严峻,你看,这里曾经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小山坡,但现在已经被非法开采破坏得面目全非了。"5月24日,在查处非法开采现场,济源市国土资源局监察支队支队长苗占宣指着克井镇大社村南坡上几十米深的大坑,向大家介绍非法开采的相关情况。现场,一片狼藉,地质地貌被破坏的状况让人触目惊心。原来,这处山坡的地下蕴藏着一种  相似文献   
4.
1984年在四川广元大滩槽子沟铅锌矿区开展井中激电工作,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情况下,通过激电测井(地-井和井-地方式)在确定矿层厚度、埋深及延伸方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2007年8月25~26日发生在青海东部地区的中~大雨,局部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单站地面总温度变化、云的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此次大降水天气过程发生、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过去2000年全球典型暖期特征与机制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简称CESM)的低分辨率版本(CESM1.0.3,T31_g37)在国际国内率先进行了多组过去2000年瞬变积分模拟试验,在与历史重建资料和观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对过去2000年中的典型暖期(中世纪暖期与现代暖期)的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中世纪暖期太阳辐射加强是导致其“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温室气体浓度的激增是现代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在中世纪暖期,自然因子(包括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对降水量的影响之和比温室气体的影响高一个数量级;而在现代暖期,温室气体对降水量的影响比自然因子(包括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对降水量的影响之和高一个数量级;在不同外强迫条件下的海表温度变化在热带太平洋区域截然不同,即自然因子影响下为类-拉尼娜态,而温室气体影响下为类-厄尔尼诺态;无论在中世纪暖期还是现代暖期,相对于1000~1850年的平均情况,沃克(Walker)环流均处于增强状态.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的过去1500年气候模拟试验结果,分析了中世纪暖期和现代暖期中国区域温度和降水变化特征的异同,并对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中国的温度变化在中世纪暖期和现代暖期有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且年代际变化特征亦不尽相同.现代暖期的温度存在一个明显的年代际突变,这一突变是由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引起的,且现代暖期温度变化的空间格局受人为因子影响较大.中世纪暖期温度变化的空间格局主要受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其次是土地利用/覆盖和火山活动.中国的降水变化在两个增暖期其时空格局较类似,其主要模态均体现为西部与东部反相,华南与华北反相.影响降水变化空间格局的因子较复杂,各外强迫因子的作用互补.  相似文献   
8.
基于PMIP2气候模式模拟的中全新世北大西洋涛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PMIP2中的4个海气耦合模式对中全新世气候的模拟结果,利用现代和中全新世两个时间段的冬季海平面气压场(SLP),分析了北大西洋海平面气压的变化情况并计算了这两个时间段的北大西洋涛动(NAO)指数。结果表明,中全新世亚速尔高压加强,冰岛低压加深,南北气压差增加,NAO强度显著增强。对中全新世北大西洋地区SLP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显示,4个模式均能捕捉到了NAO的主要结构。中全新世NAO处于正位相的时间较现代提高了10%~30%,其中MIROC3.2提高了29.3%;虽然NAO指数振幅变化不大,但还是能显示中全新世NAO显著强于现代,这与地质资料恢复的结果相一致。对NAO指数的多窗谱分析显示,现代NAO指数存在3~5 a的准周期变化,中全新世NAO指数存在3 a的准周期变化。NAO对中全新世亚洲地区冬季增温有重要影响。北大西洋地区中纬度海面温度(SST)的增温可能是导致中全新世NAO强度增强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应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常规天气图、物理量场特征以及卫星云图资料,对2009年9月18-19日海东地区出现的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高原低涡东移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的主要系统;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流场形势引起强烈上升运动,保证了降水云系的发展和维持,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和维持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假相当位温场上高能分布区对降水的落区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卫星资料,对2009年8月17-18日青海东北部区域性大到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涡度场、水汽条件诊断、中尺度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天气的形成除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外暴雨区上空还提供了水汽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上升运动等环境条件;卫星云图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展与大到暴雨相关密切,其中TMG(相当黑体亮温)大值区的分布对大到暴雨落区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