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1995年电镜检测患病真鲷肠上皮组织,在细胞质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粒子及其发生基质.病毒呈杆状外形为(130~200)×(360~400)nm,具囊膜,囊膜与核心间有10~12nm低密度间隔.病毒以溶酶体为载体形成病毒包涵体并进行病毒粒子装配;形态学上暂定为真鲷杆状病毒(Pagrosomus major Baculovirus,PMBV).细胞病理变化呈现粗面内质网核糖体脱落,部分线粒体溶解,溶酶体膨大,有大量包涵物,核膜有轻微膨胀变形等病变.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地震数据采样必须遵循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而野外数据采样可能由于地震道缺失或者勘探成本限制,不一定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叠前数据重建,以满足后续处理的要求。为此,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复值曲波变换和凸集投影算法(POCS)的地震数据重建方法。首先引入凸集投影算法和能够刻画地震数据局部化特征的复值曲波变换,在重建过程中针对传统阈值参数收敛速度较慢的缺点,提出了指数平方根衰减规律的阈值参数,并采用硬阈值算子对二维地震数据进行重建,从而降低了迭代次数,提高了重建精度。通过理论数据的研究表明,该方法重建效果显著,最后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地震勘探资料,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识别及其胁迫因素的分析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有效途径。当前研究大多将物种多样性及其受威胁状况结合起来确定需优先保护的热点区域,缺乏在识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基础上对其胁迫状况的深入分析。文章基于广东省动植物物种、生态系统林分类型、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利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动物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构建陆地生物多样性热度指标,进而识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受胁迫程度及主导胁迫因子。结果表明:1)广东省陆地生物多样性热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人类干扰相对较小的山区,基于热度值分区识别出云雾山、南岭、罗浮山、莲花山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总面积达59 931.82 km2,占广东省陆域面积的33.58%。2)热点区域内各类保护区面积合计6 594.39 km2,约为广东省所有陆域保护区面积的61.33%,涉及广东省全部204个陆域保护区中的122个。热点区域内保护区的面积仅为热点区域总面积的11.00%,生物多样性仍有大量潜在的保护需求。3)在4个热点区域中,云雾山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精度与质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卫  张艳玲 《吉林地质》2004,23(3):98-101
GIS空间数据精度与质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GIS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本文从GIS数据3个基本内容,即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空间数据拓朴关系,论述了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因素、属性数据的质量控制因素、空间实体之间关系和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关系的质量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虾触角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中国对虾 (Penaeus chinensis)触角腺的组织结构和细胞超微结构 ,并对其生理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光镜观察显示 :触角腺由体腔囊、迷路和原肾管 3部分组成。开放的血窦和动脉小血管分布在体腔囊和迷路小管之间。电镜观察研究表明 :1体腔囊壁由足细胞和基膜组成 ,足细胞以足状突起连接于基膜上 ,血窦和动脉小血管中的血淋巴液滤入体腔囊形成原尿。足细胞吸收原尿中的大分子物质 ,并行细胞内消化与解毒作用。 2迷路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具发达的微绒毛 ,细胞基部质膜形成大量内褶。迷路具有对原尿中的大分子物质、水及无机离子进行重吸收的功能 ,并能排泄机体代谢废物 ,参与渗透压调节。 3原肾管上皮细胞基部质膜和侧膜向细胞内形成更深更多的质膜内褶 ,细胞进一步重吸收管腔中的水及无机离子 ,并通过活跃的无机离子代谢作用 ,在形成中国对虾高渗、浓缩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文气象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结合基于事件尺度的退水速率与流量关系分析方法,对2019—2021年典型南岭山地森林流域的退水过程变化进行识别,探索退水特征与同期土壤水分、地下水埋深、潜在蒸散发和实际蒸散发的关联程度,深入了解山地森林流域退水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相同流量情况下,流域在枯水条件下比丰水条件退水速率更快;2)流域土壤入渗能力较强,降水能迅速补给土壤水和地下水,地下水对降水的响应较土壤水略有延迟;3)地下水埋深对流域退水有显著影响,土壤水分次之,与之相比潜在蒸散发和实际蒸散发的影响并不明显;4)地下水埋深是影响山地森林流域出口退水过程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地下水位低于河床位置,流域出口河段处于地下水补给区,因此地下水埋深越深,河道水向地下水渗失越快,从而导致流域出口退水速率加快。可见,地下水埋深是流域退水规律分析乃至枯水期径流模拟不可忽略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7.
陈雷  徐卫 《吉林地质》2004,23(3):106-110
随着GIS技术引进地质领域,数字地质图全面取代了传统地质图。它克服了模拟地质图的缺欠,可快捷地实现投影变换、随意确定比例尺、任意选择显示范围、选取内容及内容的表达方式等,是今后地质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蓝罗非鱼鳞片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扫描电镜技术对蓝罗非鱼侧线上鳞、侧线下鳞和侧经鳞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蓝罗非鱼体表睛属栉鳞,外形呈近圆形,分为顶区、基区和侧区三个部分;顶区边缘具细小齿状棘突,区内分布有癌状或棒状突起;基区具有清晰致密的鳞纹和放射状排列的鳞沟,年轮线处鳞纹密集排列;侧区较为平滑,无明显的鳞沟;侧线鳞具有粗壮的侧线管口。  相似文献   
9.
草鱼、团头鲂对伊乐藻的消化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分析了伊乐藻的生化成分和能值,测定了草鱼、团头鲂对伊乐藻生化成分的消化率,草鱼对伊乐藻的最大摄食量、蛋白质利用率和饲料系数。结果表明,伊乐藻含水率为89.8%,干物质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素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分别为23.52%、2.88%、26.71%和29.27%,含有17种常见氨基酸,总量为198.04mg/g(干重)。在平均水温20.4℃的室外条件下,草鱼,团头鲂对伊乐藻的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6.02%、54.97%,对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79.05%、74.96%,对氨基酸总量的消化率均为77.00%,对粗脂肪消化率分别为73.96%,64.63%,对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分别为58.46%、51.36%。在伊乐藻饲养试验中,草鱼每天最大摄食量(Y)与试验鱼体重(X)相关显著,相关系数为0.9154,关系式为Y=3.9449X~(0.8357)。在网箱中饲养草鱼,伊乐藻的粗蛋白质利用率为17.1%,饲料系数为48.2。在小型围栏中饲养草鱼,伊乐藻的粗蛋白质利用率为13.1%,饲料系数为63.4。  相似文献   
10.
True Type格式"地质矿产符号库"特点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矿产符号库”是一套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符合国内行业标准的专业字库。具有4大特点,可用8个字概括:“美观、统一、规范、通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