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泉州湾红树林湿地人工生态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红树林为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类型 ,但因人为的破坏 ,我国红树林面积和资源锐减 ,现有红树林湿地中不少处于退化状态 ,开展红树林湿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福建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开展了不同滩涂立地、造林方式、栽植不同密度下桐花树、秋茄的生态恢复试验 ,进行了各种造林方法的经济投入分析。结果表明 ,在海岸湿地进行植被恢复和造林地规划时 ,应重视滩涂潮汐浸淹深度的影响 ,尽量选择浅滩地、中滩地营造红树林。桐花树移植天然小苗 ,秋茄采用胚轴插植方法造林 ,成活率达 83%以上。造林初植密度以 0 .5m× 1.0m适当密植为宜。红树人工林通过消浪、促淤、降低风速等作用达到了保护海岸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泉州湾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88年、1993年、1997年、2002年和2005年泉州湾河口湿地的遥感影像数据,将该湿地分为永久性河流/河口水域/浅海水域、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滩涂、红树林、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沼泽、水产池塘和其他湿地7个类型,对该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5年间,泉州湾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整体景观越来越呈多类型均衡化分布,各景观斑块的形状趋于复杂;潮间淤泥滩涂的面积明显减少,从1988年的3 043.62 hm2减少到2005年的2 009.42 hm2,面积共减少1 034.2 hm2;而互花米草沼泽和水产池塘的面积在明显增加;1988年互花米草沼泽的面积仅为20.16 hm2,到2005年时其面积已达563.05 hm2,互花米草沼泽面积增加了542.89 hm2,平均每年增加约32 hm2,且目前仍处于扩大阶段;水产池塘的面积从1988年的30.87 hm2增加到2005年的185.01 hm2,其面积增加了154.14 hm2;由于人工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使红树林面积在2005年达到50.72 hm2,人工造林是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潮间淤泥滩涂、红树林和互花米草沼泽的破碎化程度增大,景观异质性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惠安县湿地功能和湿地资源的介绍,针对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从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湿地管理体制、开发利用管理与污染以及湿地保护区建设等方面,揭示了湿地保护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展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依法管理湿地资源能力、加强研究湿地重建技术、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点等几点建议,从而进一步保护和维护湿地的生态平衡,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带法对泉州湾桐花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桐花树种群趋于随机分布 ;桐花树种群的丛生指数I ,扩散指数Iб,聚块性指数m·/m等指标值对 1.0的离差没有显著偏离 ,负二项式参数K值为负值。从幼苗群、小树群到大树群 ,桐花树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动态规律为随机型→随机型→集群型或随机型 ;秋茄种群分布格局的动态规律为集群型→随机型→随机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