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质学   16篇
综合类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岩溶不整合的内涵和研究意义,系统总结了古岩溶不整合的鉴别依据,把组成岩溶体系的改造形态(体)和建造作为主要标志;认为岩溶改造形态(体)有古个体形志标志和组合形态(体)——地形地貌标志,这些形态(体)应有岩溶建造充填或覆盖才有鉴定意义;还认为岩溶建造是确定岩溶不整合的主要依据,与建造同时形成的生物化石及同位素年龄是直接的关键证据;岩溶建造底部建造层中的溶积钙砾岩和溶积钙屑灰岩,两岩石系列中的岩石成因类型、结构构造、层面构造是确定古岩溶不整合面产状、古岩溶水流向的决定性标志;此外,古构造对岩溶和岩溶建造都有一定控制作用,有建造充填、覆盖,也是确定岩溶不整合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禄新岩溶孤岭平原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盾地的东南缘。出露地层主要为上泥盆统及石炭系碳酸盐岩。断裂、裂隙发育。岩溶作用可划分为燕山晚期古岩溶和喜马拉雅期近代岩溶两个阶段。弧峰平原形成于喜马拉雅期,与新构造运动和以侧蚀为主的流水岩溶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土壤学的角度,探讨桂林晚白垩世红色岩溶建造中溶积钙质泥岩的成因及其所反映的岩溶环境和岩溶发育特征。通过溶积钙质泥岩与石灰土两者特征的比较,论证前者为古溶蚀残余成土作用的产物,经沉积-堆积再固结而成。并通过两者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的分析,推论桂林在晚白垩世时期主要为炎热多雨的气候环境,岩溶发育,地貌组合形态以峰丛洼地为主。   相似文献   
4.
岩溶水流方式与成矿作用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论述管道流与扩散流两种主要岩溶水流方式的水动力、水化学特征与成矿的关系,论证水流方式在岩溶成矿作用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通过分析两种水流的运移特点与矿床特征的关系,指出具浸染状、脉状的矿石结构构造和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出的矿体多与扩散流有关,具含砾纹层状、角砾状的矿石结构构造、和呈不规则状、囊状产出的矿体多与管道流有关;具不同形态矿体和不同结构构造矿石共存的矿体,则可由不同岩溶水流方式共同作用造成。   相似文献   
5.
桂林岩溶洼地和洞穴发生、发展的构造控制剖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对桂林地质构造和岩溶建造的研究,并对岩溶洼地、洞穴发育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它们在发生、发展上具有成生的内在联系,从而反映在时空方面具有特定的关系。 这些关系集中表现在岩溶洼地、洞穴是岩溶水沿断裂、裂隙溶蚀、侵蚀扩大、改造、堆积、再改造的结果。其规律性主要反映在方向性、等距性、继承性、成层性及形态关系等几个方面。 实践表明,研究岩溶发育规律,要对构造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必须从构造形迹鉴别入手,分析其成生联系、体系归属,了解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阶段和序次,并以此和岩溶岩系(建造)为依据,联系成岩环境(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客观反映构造的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6.
<正> 形成岩溶的可溶岩,前人有深入研究和确切分类。对岩溶作用过程中的洞穴化学沉积—堆积物、洞穴矿物也有研究和系统分类,但对其余形成物则研究不够或归类不当。我国广大岩溶区内,普遍存在一种以碳酸盐岩的角砾、岩(晶)屑为颗粒,由钙泥质充填胶结的岩石系列,以往称之为角砾状灰岩、底砾岩、膏溶角砾岩、构造岩等。从成因上看,这类岩石多数与岩溶作用有关。确切地说,这是一套混杂的岩石组合,可分为断裂作用、岩溶交代改造作用、岩溶作用形成的岩石类型。后者纯属岩溶沉积—堆积建造,其岩石特征、成岩环境、成矿特征都较特殊,它取决于岩溶发育期内的岩溶地貌、水文、地质、气候等条件。近来,在这方面,刘立钧等同志对湘中、湘南地区的岩溶角砾岩产状和岩溶作用旋回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岩溶沉积堆积建造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溶沉积— 堆积建造是岩溶作用形成的产物,是认识岩溶发育史、发育规律的物质依据,是岩溶作用时间和空间的记录。本文根据岩溶沉积— 堆积建造的成因以及赋存空间的相互关系,将岩溶沉积—堆积建造划分为岩溶外(地表)沉积和岩溶内(洞穴)沉积两大类;而依据沉积建造的成岩物质及其形成作用,又可分为不含矿的岩溶外沉积、含矿的岩溶外沉积、不含矿的岩溶内沉积和含矿的岩溶内沉积等四大亚类。此外,还根据大地构造运动与岩溶的发育关系,将中国岩溶发育史划分为五大岩溶建造期: ( 1)元古代古岩溶期; ( 2)早古生代加里东古岩溶期; ( 3)晚古生代海西古岩溶期; ( 4)中生代印支和燕山古岩溶期;( 5)新生代喜山岩溶期。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研究桂林岩溶发育规律时,建立了岩溶岩系(建造)的概念,并在实践中得到所内外岩溶工作者的承认,为加深认识,本文拟从岩溶建造的特征,探讨其沉积—堆积相等一些问题。 一、岩溶建造的特征 1.规模小、变化大 桂林岩溶区的岩溶建造分布广泛,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现380多处,面积大于0.5平方公里者仅10处,其余多数小于0.1平方公里,甚至仅几十或几百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岩地区重晶石矿床的成因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岩地区的重晶石矿床,是在浅层条件下,以岩溶地下热卤水溶液为介质,岩溶作用为主导成矿作用形成的。本文主要从碳酸盐岩的含矿性、可溶性和成矿介质来源、矿液性质和迁移、沉淀作用等,探讨了重晶石的岩溶成矿过程。并根据矿床的产出形态和成矿特征,将岩溶型重晶石矿床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岩溶洞穴充填型、岩溶(溶隙、孔隙)充填一交代型和岩溶砂矿型。   相似文献   
10.
桂林地质构造与岩溶地貌发育的时序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正> 以往研究构造与岩溶发育的关系,常侧重在构造形迹与岩溶形态的分析,无疑这对于区域构造格架的建立、构造阶段的划分、说明岩溶形态的特征及构造与岩溶的空间关系等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物质的依据,而难以揭示其内在联系,建立起岩溶发育的时空观念。为研究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在分析桂林地质构造和受它控制的溶蚀、侵蚀作用的同时,还认真研究了不同岩溶发育期的沉积—堆积物,以便恢复当时的沉积、堆积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较有依据地指出岩溶发育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分析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