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8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文杰  林杨挺  孙永革  徐琳  张华 《岩石学报》2008,24(10):2407-2414
首次报道了浙江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中黑碳的含量及其碳同住素的变化特征。黑碳含量在26层存在一个明显的峰值,含量高达0.51%。黑碳与总有机碳比值从25层底部开始持续升高,在26层达到最高,稳定在0.40以上。黑碳的碳同位素在24层和25层之间有一个陡然的降低,降低幅度达2‰,在25和26层中则存在一个幅度达3‰的缓慢降低,总降低幅度达5‰。黑碳是动植物和化石燃料燃烧的天然记录,浙江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黑碳特征反映了二叠纪末期陆地生态系统发生了突然的衰退,发生了强烈的天然大火。根据事件层大火燃烧的长期性或频繁的特征,以及黑碳同位素大幅度陡然降低和缓慢降低,认为燃烧源除了陆地植被外,还有其他富含轻碳的化石燃料,即大火的燃烧源除了植被外,还可能有煤和甲烷水合物等。浙江煤山剖面的黑碳记录,反映了二叠-三叠纪之交地球陆地环境的剧烈变化,有助于理解和揭示生物大灭绝的过程和原因。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极陨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因在南极发现了大量的陨石样品,我国天体化学和陨石学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如:①在南极已收集了近万块南极陨石样品,使我国已成为南极陨石拥有大国;②大量的陨石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格罗夫山地区为我国发现的新的陨石富集区,填补了我国在南极陨石领域的空白;③发现了许多我国奇缺的陨石类型,如火星陨石、CR型碳质球粒陨石等;④开展了较深入的CAI研究等.这些都将为我国天体化学和比较行星学的发展展示广阔的前景.提出了一些南极陨石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1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格罗夫山区域的蓝冰表面回收到28块陨石,其中有6块属于非平衡型(即3型)普通球粒陨石。它们保存了原始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包括非常清晰的球粒结构、基质未重结晶和不透明、橄榄石和低钙辉石颗粒具有明显的成分环带和极不均一的化学组成等。Fe-Ni合金含量、含Fe总量和橄榄石成分综合分析表明这6块陨石全部属于低铁群(L)。因为非平衡普通球粒陨石橄榄石成分变化的PMD(Fa)值与岩石类型亚型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根据橄榄石Fa的PMD标准这6块陨石被划分为如下亚型:GRV 99019为3.6型,GRV99020、GRV 99021和GRV 99026为3.5型,GRV 99001为3.4型,GRV 99022为3.0—3.4型。  相似文献   
4.
到目前为止,陨石学者已考察了约2500km2的南极蓝色冰区,并在南极冰盖不同的地区回收到约30000个陨石样品.在过去20年,主要根据36Cl或14C的浓度测定了几百个南极陨石的居地年龄.每个搁浅区的陨石显示不同的居地年龄分布,并提供陨石局部堆积机制的信息,在蓝色冰表面南极陨石的密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如陨石的降落率、冰的消融率、雪的堆积率等.大多数南极陨石的居地年龄范围从小于10ka到1000ka,Yamato山地冰区陨石的居地年龄可高达200ka,而Lewis Cliff及Allan Hills陨石的居地年龄分别高达500ka和1000ka,新近发现两个陨石的居地年龄分别为2Ma及2.35Ma,表明它们深埋于靠近冰川底部,且冰流率比表面低得多,同时也表明陨石堆积进入目前的搁浅区至少始于2Ma以前,这与东南极冰盖为稳定和持续性假设是一致的.陨石的居地年龄是确定陨石历史的一个重要参数,同时也可用以估计陨石的搬运时间及平均风化寿命.  相似文献   
5.
王道德  林杨挺 《极地研究》2003,15(3):161-170
本文综述了我国第 1 5次 ( 1 998/ 1 999)、1 6次 ( 1 999/ 2 0 0 0 )南极科学考察队在东南极格罗夫山冰区回收的 32块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分类。这些陨石包括 :2 3块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6块非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1块二辉橄榄岩质火星陨石、1块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1块未分群的铁陨石。文中还对南极格罗山冰区的陨石富集机制、GRV 980 0 4 (H5 )球粒陨石异常低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火星陨石的溅射年龄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并对今后格罗夫山陨石的研究提出一些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6.
<正> Concentrations of Cr,Co,Ni,Cu,Ga,Ge,As,Sb,W,Re,Ir,Pt andAu of two ungrouped iron meteorites,Grove Mountains(GRV)98003 from Antarcti-ca and Ujimqin,were measured using 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Ac-cording to the bulk chemistry,GRV 98003 is classified as a member of IAB group,and Ujimqin as a unique one of IAB iron meteorite complex.The elemental abun-dance pattern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elements(e.g.Ni-Au,Co-Au,As-Au,W-Au,Cu-Au,Sb-Au)of GRV 98003 are similar with those of NAW 468(IAB),butsignificantly depleted in refractory siderophile elements(Re,It)and moderate vola-tile elements(Ga,Ge)relative to the latter.In addition,we reclassify Nantan(Ⅱ-ICD)as a member of IAB main group(MG)and Yongning(IA)as a unique ironmeteorite related with IAB iron meteorite complex.  相似文献   
7.
南极陨石研究的启示Ⅵ:火星陨石的研究及宇宙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星陨石的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获得了除地球之外,太阳系另一类地行星的岩石样品。目前已收集并确证的火星陨石共10个,包括4种岩石类型,其中有4个火星陨石是在南极地区发现和回收的。本文通过对火星陨石有关岩石学,矿物学,全岩化学组成,轻元素及稀有气体的同位素组成,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特征的总结和对比,对火星幔的化学组成特征,岩浆作用及火星表面的化学风化作用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球粒陨石金属相的 Ir、Os、Co等亲铁元素的浓度随氧化程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其浓度以及铁纹石 Co含量和橄榄石 Fa值均反映了球粒陨石的氧化 -还原程度具有连续变化的特征。根据铁纹石 Co含量、橄榄石 Fa值、低 Ca辉石 Fs值、金属相的 Ir、Os、Co浓度以及其他球粒陨石分类参数 ,可能存在介于 E与 H、H与 L、L与 L L以及 L L与 C之间的球粒陨石过渡型 ,即E/H、H/L、L/L L和 LL/C化学群 ,从而将原有的 9个球粒陨石化学群增加到 1 3个。球粒陨石氧化 -还原程度的变化特征以及球粒陨石过渡型的发现都表明早期太阳星云的化学分馏作用具有连续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cosmic-ray exposure ages (3He, 21Ne, 38Ar) and gas retention ages (4He, 40Ar) of two Antarctic meteorites, and the Guangmingshan and Zhuanghe ordinary chondrites. The Antarctic meteorites (GRV98002 and GRV98004) were collected on …  相似文献   
10.
The study of Mg isotopes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about 40 years since 1970 s. With analytical progress, the study is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excess of 26Mg due to decay of short-lived 26Al in primitive meteorites, also extended to mass-dependent fractionation of Mg isotopes in meteorites and terrestrial rocks.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development in Mg isotope researc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