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8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近期长江感潮河段径、潮动力已然发生变化,但其变化机制与趋势有待进一步探讨。通过对长江大通至南京河段的野外调查,并分析了近40年来大通、芜湖和南京站水文资料,探讨了近期该河段的潮动力变化机制与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长江大通至南京段潮动力有增强趋势。具体表现为相近径流量条件,潮差平均增大约10 cm,主要分潮振幅增加10%~30%,潮汐形态系数有减小趋势。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1)近期感潮河段整体冲刷变深导致潮波上溯阻力减小;(2)口外潮汐动力增强以及海平面上升等使潮汐上溯能力增强。此外,长江流域修建了大量水库群,导致该河段径流量变化由自然因素主导变成自然与人为调控共同作用为主,从而影响了潮动力的相对强弱。  相似文献   
2.
三峡截流以来长江洪季潮区界变动河段冲刷地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潮区界河段河势演变对三峡工程的响应是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然而受观测手段所限,对三峡截流以来潮区界变动范围及其地貌演变的客观认识亟待探讨。对大通站洪季水位资料进行频谱分析,初步判断了近期长江洪季潮区界位置;对比1998年和2013年水下地形资料,分析了三峡大坝截流以来该河段河槽的冲淤演变特征;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冲刷明显河段的微地貌进行了高分辨率观测。结果显示:(1)1998-2013年潮区界变动河段河槽整体冲刷5 649.7万m3。其中,上段全面冲刷,太白、太阳两洲并岸,铜陵沙被冲开,主槽刷深达5.6 m;中段主泓摆动,天然洲南冲北淤,黑沙洲中水道淤死,南水道左岸最大冲深达8.9 m;下段近岸冲刷强烈,北岸最大冲深达15.4 m;(2)该河段近期处于剧烈的冲刷环境,左岸冲刷尤为显著;(3)冲刷深槽分布在顺直河段,深达5.4~12.6 m;冲刷坑分布在分汊河段平面形态突变处,最大冲深达28.1~30.5 m;水下侵蚀陡坡分布在近岸侵蚀严重的顺直河段,坡度为0.59~0.62。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长江口北港北汊河段实测水文资料及1977-2013年海图基础上,研究近30多年来该河段河势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历史上,北港北汊河段经历了团结沙与北港北沙的交替更迭;(2)北港北汊是一个典型的复式河槽,其上段1995-2006年以冲刷为主,2006-2013年以淤积为主;中段1995-2013年均以冲刷为主;下段变化不大。(3)洪水导致了北港北汊复式河槽格局的形成,而北槽深水航道北导堤和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工程限制了北港落潮水流通过横沙东滩串沟进入北槽,进而导致北港北汊分流增加,是北港北汊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强潮流作用下桥墩不对称“双肾型”冲刷地貌特征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海图地形资料分析桥轴线附近的海床自然冲刷的基础上,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研究大桥主墩附近局部冲刷地形。结果表明,该大桥桥位附近地形冲刷较显著,且大桥主墩位置有持续冲刷的趋势;主墩上、下游群桩最大冲刷深度呈上游最深、中部淤积、下游渐深的不对称形态,最大局部冲刷深度为4 m;桥墩整体冲刷坑形态呈南北“双肾型”;潮流流向与桥墩迎流面存在偏南的入射角,使得各桥墩南侧的最大冲深和冲刷范围均大于北侧。  相似文献   
5.
长江河口主槽地貌形态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流域至河口的泥沙输运与沉积。尽管一些近期的研究已经调查了长江河口的形态演变,然而,流域和河口工程如何影响河口河床的形态演变仍然是不清楚的。该文利用2010年至2015年多波束测深系统和浅地层剖面仪等先进现场测量仪器的长江口主槽走航测量资料,并结合主槽表层沉积物资料,分析了近年来人为强干扰下的长江河口主槽底床微地貌形态,以理解近期人类活动对河口的影响。结果显示:近年来长江河口主槽底床上除了存在平床、沙波、冲沟和冲刷痕等常见微地貌形态外,还存在着疏浚痕和凹坑等人为微地貌形态。在流域和河口大型工程的共同影响下,近年来南北港中上段、横沙通道和南槽上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刷,其主槽底床上呈现出不同程度冲沟和冲刷痕等侵蚀性微地貌。而由于疏浚工程的影响,南港下段、圆圆沙航槽和北槽航道底床上出现了大范围的疏浚痕和凹坑。近年来包括南槽上段、北槽主槽中段和下段的局部区域和北港拦门沙河段局部区域在内的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河床沉积物有粗化趋势。南北港中上段和横沙通道的大部分区域均发育了大量沙波微地貌;总体上,长江河口沙波的波高在0.12~3.12 m,波长在2.83~127.89 m,波高/波长在0.003~0.136,长江河口中上段的沙波尺度(波高的均值为0.91 m,波长的均值为20.08 m)大于密西西比河下游(波高的均值为0.87 m,波长的均值为17.62 m),且两区域沙波的几何形态差异性较小。  相似文献   
6.
对汉江上游流域进行了深入的地层学及地貌学调查,在郧县河段河流一级阶地上覆黄土-古土壤沉积剖面中发现了典型的古洪水沉积层。对其进行了系统采样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古洪水沉积层的粒度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变化。水平方向上,相同层位的粒度自然分布曲线、概率累积曲线和平均粒径基本相同;垂直方向上,从上向下粒度自然分布曲线、概率累积曲线和平均粒径明显不同,粒径逐渐变细。水平方向上的粒度特征说明,古洪水同层位的样品可以相互替代;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与前人在泾河以及渭河流域等地研究发现的古洪水沉积层呈从下向上逐渐变细的沉积模式不同,说明古洪水沉积层的沉积模式并非只有一种,而是存在多种沉积模式,这种变化可能与洪水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近浅海水下地形演变事关堤岸、航运及港口安全,一直是地理学和工程学界研究的热点.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大通至徐六泾河段水下地形进行了统计,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该河段1998~2013年的冲淤格局.结果表明:(1)1998~2013年大通至徐六泾河段总体呈"冲-淤-冲"特征.其中,上段冲刷700×10~6m~3;中段淤积204×10~6m~3;下段冲刷602×106m3.(2)沙波是研究河段最常见的床面地形,约占整个河段的64.3%;其次为各类冲刷地形(约27.6%);平床地形约占6.6%.(3)人类活动可直接影响水下地形形态的自然发育,如于沙波表面形成直径20~35m,深3~5m的采砂坑.分析认为三峡大坝的修建导致了流域来沙量急剧下降,是研究河段整体上呈冲刷趋势(净冲刷约468×10~6m~3)的主要原因,而其他人类活动,如岸线利用、航道整治束窄了河道,制约了河流的横向摆动,加剧了受冲岸段的岸坡冲刷.  相似文献   
8.
利用 1998年和2013年历史水下地形数据,结合2015年和2016年多波束测深、流速与河床沉积物数据,探讨了南京段河槽演变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998~2013年南京河段整体呈现冲刷状态,净冲刷量为0.56亿 m3 南京段主河槽发育有平床和沙波等微地貌,两侧发育有水下陡坡。其中,平床和小尺度沙波区域平均流速为0.79 m/s,而巨型沙波区域平均流速为1.41 m/s。人类活动对该河段的水下微地貌演变与河势演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三峡大坝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上游来沙量仍将持续低于多年平均值,南京段河槽会进一步冲刷并极可能给涉水工程安全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9.
徐韦  程和琴  黄知  郑树伟  陈钢 《海洋学报》2019,41(1):172-182
近海海底地形探测与沉积物精确分类对涉海工程建设、生物栖息地反演以及海底资源勘查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澳洲Joseph Bonaparte湾为例,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获取了该海湾约880 km2水域的水深数据与背向散射强度信号,结合同步采集的54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随机决策树模型对该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随机决策树模型分析该海域沉积物类型与背向散射强度的关系时,当模型内部参数设置:树的总数为200,最小分裂节点为2,每棵树的最大分裂级数为5时,可提高预测准确率;(2)该参数设置下,利用13°和37°入射角的背向散射强度预测该海域沉积物类型时,准确率最高,其值为83.3%,且在研究海域,砂质砾和砾质砂分布在背向散射强度较强的深槽或海沟等地区,而砾质泥质砂和含砾泥质砂主要分布在背向散射强度较弱的浅水海域。分析还发现,当水深数据作为预测海底表层沉积物类型的特征变量时,有可能降低最终预测结果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对汉江上游谷地归仙河口剖面的地层学、沉积学特征以及磁化率、粒度组成、Rb/Sr比值等理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归仙河口剖面地层完整,具有表土(MS)→全新世黄土(L0)→古土壤(S0)→过渡性黄土(Lt)→马兰黄土(L1)→河流相沉积物(AD)的地层序列,它记录了汉江第一级阶地抬升以来东亚季风的变化信息。不同地层单元的风化成壤差异明显,其成壤强弱序列为:S0>L0>Lt>L1。归仙河口剖面风化成壤强度的变化表明:18 000~11 500 a BP,气候干冷,风尘大量堆积,成壤微弱,其中在12 500~12 400 a BP出现特大洪水事件;11 500~8 500 a BP,气候逐渐向暖湿方向转变,成壤作用有所增强;8 500~3 000 a BP,气候最为温暖湿润,成壤作用非常强烈,而在7 500~7 000 a BP汉江流域频繁发生特大洪水;距今3 000年开始,气候重新进入一个相对干旱少雨时期,期间气候并不稳定,其中在3 100~3 000 a BP和1 000~900 a BP出现特大洪水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