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90年作者《海南岛海鱼寄生复殖吸虫》一书正式出版,同年秋季(10-11月)及1992年春季(3-4月),作者又先后两次赴海南岛进行海鱼吸虫采集,取得标本经整理鉴定共有26种系原书中未曾记载者,其中有4种为新种。现将新种描述于后,并附新记录名录。文中测量单位均为mm,卵子为μm。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USE OF RAPD FOR DETECTING AND IDENTIFYING PORPHYRA (BANGIALES, RHODOPHY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mDUCnONManymolectilarbiologybasedDNAtecboqUesPbodepowrfulmeansforstUdvingofgeneticvariationandphylDgenehcrelationships.AmoleculartecboqUebasedonthePOl}-menachainreaction(PCR)isaneffeChvetoolforraPididentificationofgeneticTnarersknownasRandomAInPlifiedPolymorphicDNA(m)(Wlliamsetal.,l99o;Welsh&McClelland,l99o).Sucheders,derivedfromPrindngsitesrandoInldistributedthIDughoutthegenome,areinheritedinaMendelianPatem.ThesePOlyTnorphismsallowtheanalsisofcomplexgenomeswithoutPriorknoWl…  相似文献   
3.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数量丰富、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因此,对其数量动态研究为渔业资源补充和可持续利用及对海洋生态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1980-1990年对胶州湾进行了连续长达10年的底栖生物调查,取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并发表了许多论文(刘瑞玉等,1992;孙滨等,1992;孙道元等,1990;吴耀泉等,1992;崔玉珩等,1994)。孙道元等于1991年5月-1994年2月对胶州湾10个生物监测站的底栖生物作了进一步采泥取祥调查(孙道元等,1995,1996)。为了比较多年来胶州湾底栖生物的数量动态变化,作者又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于1998年2月-1999年11月对原设的10个生物监测站(图1)做了8个季度月的大型底栖动物采泥取样调查,对种类组成、数量变动等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于1959年12月14日在南海进行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时,采到了一个罕见的双壳类标本。最近经过鉴定,认为是一个新种,属于双带蛤科、糙双带蛤属,定名为中华糙双带蛤。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胶州湾大型无脊椎动物数量的多年变化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利用1981,1985,1989,1993年5月和8月的定点拖网资料,选出大型无脊椎动物主要种,研究其多年变化规律,并预测其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表明,各年5月份的平均捕获量分别为:1981年1252,1985年,1480,1989年1076,1993年556个/(网.时),呈明显的指数下降趋势,这种趋势符合X=-4275.244e^-0.4302066t 5527.244的规律,每年8月份的资料量分别为:1981年3190,1985年8474和2027,1993年631个/(网.时),呈明显的指下降趋势,这种趋势符合X=-4275.244e^-0.4302066t 5527.244的规律,每年8月份的资源量分别为,1981年3190,1985年8474,1989年2027,1993年631个/(网.时),亦明显的下降,符合X=-1126.9e^-1.202198t 14456.9的规律,以上变化趋势表明,若不采取有关措施,资源将近枯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