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人工调控促使亲本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夏鲆(Paralichthys dentatus)♂的性腺发育,人工干法授精获得杂交受精卵。杂交受精卵在温度为16.5~17.5℃,光照为100~400 lx,微充气条件下孵化。对杂交鲆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并与牙鲆及夏鲆的胚胎发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杂交鲆卵裂方式与其他大部分硬骨鱼类一样,属于盘状卵裂。受精后经过2 h 30 min进入2细胞期,7 h 45 min进入囊胚期,15 h 10 min进入原肠胚阶段,25 h 30 min进入神经胚期,49 h左右进入尾芽期。授精后63 h左右发现初孵仔鱼,68h左右50%的仔鱼孵出。在杂交鲆的胚胎发育中,主要有2个发育特征与母本类似而与父本不同:视囊的出现要早于体节的分化;孵化前,仔鱼在卵膜内环绕卵黄囊不到1周。但是在其孵化时间上却与父本相似。  相似文献   
2.
条石鲷早期发育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Temminck et Schlegel 1844)的受精卵为球形浮性卵,卵径为0.79~0.90 mm,无色透明,油球一个,卵黄靠近动物极有龟裂结构。在22℃±0.5℃,盐度为30的条件下,卵子授精后31 h仔鱼孵出。初孵仔鱼全长1.66~2.20 mm,在背鳍膜的前边缘上有4~5个星状黑色素;1日龄仔鱼全长1.83~2.32 mm,背鳍膜上黑色素异常明显;2日龄仔鱼,胸鳍原基出现,尾部鳍膜中间开始出现放射丝;3日龄仔鱼,背鳍膜上黑色素消失,上下颌开启,部分仔鱼开口摄食;4日龄仔鱼,卵黄囊吸收殆尽,鳔原基出现;5日龄仔鱼,胸鳍可垂直向外伸展,上下颌开启频繁;12日龄仔鱼,具有集群和趋光性;20日龄仔鱼,体前部呈黑色,在水中分散均匀,摄食旺盛。25日龄稚鱼,全长6.55~8.42 mm,体前部开始出现黑色条带痕迹;30日龄稚鱼,头部眼的上缘由一横带,鱼体体侧出现3条黑褐色的横条带。40日龄幼鱼,全长15.50~35.55 mm,鱼体体型与成鱼相似,体侧有6~7条黑褐色的横条带。通过对条石鲷早期发育的形态学观察,了解其卵胚及仔稚的发育规律和种属的特异性,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鱼类早期生活史的认识,而且对进一步进行条石鲷的生产育苗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渤海作为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海域,是京津冀城市群蓬勃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关键依托,其生态环境的稳定与沿岸人类福祉息息相关,其生态环境修复是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重点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渤海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剖析,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国内外其他类似水域或地区的生态修复既有成果,立足渤海水域特点和现状,提出动态思维与整体保护原则、生境连通性修复原则、不同时空尺度修复原则等生态修复原则,并指出渤海生态修复需理性规划渔业经济活动,统筹考虑渤海生态与冲淡水之间的关系,建议运用前瞻性的思维模式和理念,合理预测、规划、定位、配置、实施和维护渤海生态系统的稳定,重点探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适应性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作者采用2 mL 的冷存管和程序降温仪高效超低温保存美洲黑石斑(Centropristis striata L.)精子.分析比较了4种不同浓度抗冻剂15%DMSO(二甲基亚砜)、15%EG(乙二醇)、15%PG(丙二醇)和10%Meth(甲醇),5种降温速率(10,15,20,25,30℃/min)和5种解冻温度(30,35,40,45,50℃)对美洲黑石斑精子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 Hanks’作为稀释液,15% DMSO、15% EG、15% PG 作为抗冻剂,30℃/min 的降温速率对精液进行超低温保存35℃水浴解冻,冻精激活后获得理想的运动率(>60%).通过对抗冻剂、降温速率、解冻温度的筛选,作者建立了美洲黑石斑精液高效超低温保存的方法,并对冻精进行长期保存.美洲黑石斑精子超低温保存方法的建立对于海水鱼类精子库的建立以及种质资源的保存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MS-222麻醉许氏平鲉幼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和评估了使用不同浓度MS-222麻醉不同规格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幼鱼的效果.根据行为特征可将幼鱼的麻醉程度分为6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4个时期.幼鱼达到Ⅳ期麻醉之前呼吸频率略微增加,达到Ⅳ期麻醉时呼吸频率较明显下降.低浓度MS-222对许氏平鲉幼鱼的呼吸频率影响较小,在质量浓度20 ~ 8...  相似文献   
6.
We present a GIS-based 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 model to identify suitable areas for Zostera marina L. restoration in the subtidal zone of Xiaoheishan Island.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in the model, in order of importance, are Secchi depth, sediment composition, water temperature, salinity, current velocity, water depth and nutrient quality. Specific factor piecewise functions have been used to transform parameter values into normalized quality indexes. The weight of each factor was defined using expert knowledge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method. All of the data thus obtained were interpolated using the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IDW) interpolation method to create maps for the entire region. In this study, the analysis of habitat suitability in the subtidal zone of Xiaoheishan Island was conducted for four seasons. According to the GIS-based HSI model, the optimal habitat of Zostera marina L. appears in spring, although habitat remains suitable all year round. On the whole, the optimum site for eelgrass restoration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region, followed by the western and southern regions. We believe that the GIS-based HSI model could be a promising tool to select sites for Zostera marina L. restoration and could also be applicable in other types of habitat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7.
在温度为22±1℃ ,盐度为28,硝酸钠浓度分别为75,375,750,1125,1500,1875mg/L的条件下 ,用F/2培养基对青岛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MACC/B226进行培养 ,测定了生长及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 ,在硝酸钠浓度为1125mg/L时 ,三角褐指藻相对生长率最高。在75~375mg/L之间二十碳五稀酸 (EPA)含量随着硝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375~1875mg/L之间EPA含量变化不大 ,在1875mg/L时达到最高值 (占总脂肪酸的12.6% )。  相似文献   
8.
条斑星鲽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组织器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和解剖学方法,对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人工种鱼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内部组织器官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和描述。结果表明:比例性状体长为体高的1.67~2.01倍、为头长的3.47~3.90倍;头长为头高的1.07~1.49倍,为吻长的5.11~8.18倍,为眼径的4.60~6.33倍,为眼间距的11.3~14.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51~0.63倍;可数性状背鳍、臀鳍、腹鳍、胸鳍、尾鳍鳍条数分别为75~80、53~56、6、12、19;侧线鳞数88;食道粗短,胃发达且分化明显,肠在腹腔内呈一个盘曲,比肠长(肠长/体长)为0.55~0.64,以上表明条斑星鲽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成熟雌鱼两卵巢形态不对称,其中无眼侧略大;一对"矢耳石"呈椭圆形,薄而透明,对向排列。  相似文献   
9.
黄海大头鳕胚胎发育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驯化野生大头鳕(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作为亲鱼,通过自然受精和人工授精两种方法获得受精卵,自然受精卵通过虹吸法收集。受精卵孵化条件为水温6~8℃,盐度32~33,pH7.8~8.2,微充气。在奥林巴斯SZ61解剖镜下对大头鳕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并使用CCD图像传感器拍照,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大头鳕受精卵为圆球形端黄卵,弱黏性,无油球,卵膜上具龟裂结构,卵子直径0.95~1.12mm,n=30,卵黄均匀透明。类似于大部分硬骨鱼类,其胚胎发育可分为胚盘形成期、卵裂期、桑椹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发生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在水温6~8℃,盐度32~33的条件下,受精卵历时约336h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孵化出膜。在大头鳕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4个不同于其他硬骨鱼类的地方:(1)发现早期分裂球具有不规则现象;(2)很多胚胎发育过程不出现柯氏囊,有柯氏囊的胚胎仅占10%左右,且出现晚,消失快;(3)胚胎孵化为仔鱼与发育进程关联性不大,孵化的仔鱼有3种主要形态;(4)胚胎各个时期都有较高死亡率,以原肠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对人工养殖的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仔、幼稚鱼消化道及消化腺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组织学观察。研究表明: 初孵仔鱼 (体长1.66~2.20 mm)的消化道完全处于未分化状态。1 日龄仔鱼全长1.83~2.32 mm, 消化道中部开始形成空腔, 为初始的消化道腔。2 日龄仔鱼全长2.6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