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8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渤海湾盆地埕北低凸起潜山断裂特征及其控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表明,埕岛潜山受印支、燕山等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发育了负反转、走滑拉张、构造调节三种断裂;紧邻古近系凹陷的负反转断裂以及与不整合面沟通的走滑拉张断裂在油气的纵向输导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构造调节断裂对油气聚集起到了侧向遮挡作用。总体上断裂体系控制了油气展布,形成了多个油气富集条带。  相似文献   
2.
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与古油藏均产于二叠纪生物礁的核部或侧翼.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分析和矿石抽提物色质谱分析均发现了大量的有机质官能团, 暗示金矿成矿过程与古油藏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金矿与古油藏的物质均来源于盆地裂陷期和凹陷早期的沉积地层, 流体来源于沉积地层中封存的建造水, 形成年龄 > 172 Ma.在随后约40 Ma(172~130 Ma)的时间里, 流体向盆地中生物礁及其他构造部位运移聚集.由于盆地中烃源岩逐渐成熟, 这一过程是油气运移成藏的过程, 也是有机流体萃取成矿物质, 最终演变为有机成矿流体并聚集的过程.燕山运动是金矿成矿作用的主要构造营力(130~46 Ma), 同时也是古油藏破坏的主要原因.正是古油藏的破坏打破了流体的动态平衡, 导致流体中成矿物质沉淀形成矿床.右江盆地的金矿和古油气藏是同一种流体体系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弧东油田馆下段属长流程砂质辫状河流沉积,地层厚度为300-500m,纵向上分成Ⅰ、Ⅱ两个砂层组。Ⅱ砂层组位于馆下段下部,又称砾岩,以灰白色块状、砾状砂岩夹灰绿色薄层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沉积为主,发育“上油下水”的“水上漂”式油藏。由于油藏具有低电阻特征,多年未被认识。该文从底砾岩低电阻油藏的认识和发现入手,对其形成机制以及油藏特征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老油田滚动勘探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稠油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原油物性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变好,从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原油的密度和粘度系统增加,并逐渐过渡为重质稠油。成分上受控于原油胶质的含量,而沥青质的影响不明显。文章通过地层水化学特征、天然气特殊组分(氮气)和流体动力场的综合分析有效地区分了不同区带稠油的形成机理,认为在超压过渡带之上(埋深<1000m)稠油成因以大气降水下渗所导致的水洗作用为主,伴随着生物降解作用和氧化作用;超压过渡带之下(埋藏深度>1350m)原油物性受控于生物降解作用;超压过渡带内降解和未降解稠油共存,暗示该带有可能存在物性良好的油气资源。因此,深入了解稠油稠化的原因对勘探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维地震相干数据分析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解释断层和识别沉积相(砂体预测)等地质特征研究方面有独特效果.为了解决埕岛油田埕北302潜山复杂断层解释和埕北凹陷沉积相分析两项问题,采用了相干分析技术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解释出了埕北302潜山区块众多次级断层和裂缝,识别出了埕北凹陷馆陶组上段沉积相、沉积亚相并预测了有利砂体,得到了满意的研究结果.本文在简要介绍三维地震相干数据体分析技术原理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该技术在埕岛油田断裂系统解释和沉积相(砂体)预测中的具体应用并展示了成果,证实了地震相干分析的技术优势以及在油田应用的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6.
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与古油藏均产于二叠纪生物礁的核部或侧翼。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分析和矿石抽提物色质谱分析均发现了大量的有机质官能团,暗示金矿成矿过程与古油藏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金矿与古油藏的物质均来源于盆地裂陷期和凹陷早期的沉积地层,流体来源于沉积地层中封存的建造水,形成年龄>172Ma。在随后约40Ma(172-130Ma)的时间里,流体向盆地中生物礁及其他构造部位运移聚集。由于盆地中烃源岩逐渐成熟,这一过程是油气运移成藏的过程,也是有机流体萃取成矿物质,最终演变为有机成矿流体并聚集的过程。燕山运动是金矿成矿作用的主要构造营力(130-46Ma),同时也是古油藏破坏的主要原因。正是古油藏的破坏打破了流体的动态平衡,导致流体中成矿物质沉淀形成矿床。右江盆地的金矿和古油气藏是同一种流体体系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盆地垦东凸起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渤海湾盆地中南部地区垦东凸起是一个新的油气勘探领域。为了深入研究垦东凸起的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规律,寻找有利的油气圈闭,就下列问题进行探讨:渤海湾盆地中、南部的区域构造特征,垦东凸起的构造演化和构造样式和油气圈闭类型和油气富集特征。通过对本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认为,渤海湾盆地中南部区域由于成带状的伸展断陷-断凸和连接它们的横向调节带的存在,构造上呈现出南北分带、东西分段的断块构造格局。构造发展史表明,垦东凸起及北部斜坡带经历了裂谷期前、裂谷期和裂谷期后3大发育阶段,纵向上呈3层结构分布。垦东凸起可分为西段高凸起、东段低凸起,分别与北部斜坡带西段和东段相连。其中北部斜坡带的构造样式主要为同向的阶梯状正断层。凸起内部主要为背向正断层组合形成的地垒和面向正断层组合形成的地堑。垦东凸起圈闭可分为5种类型,其中构造圈闭主要有牵引背斜、逆牵引背斜、屋脊断块以及披覆背斜等。油气主要来自古近纪黄河口伸展断陷生油中心,自北向南沿砂体、不整合面和正断层呈阶梯状侧向和垂向运移至北部斜坡带和凸起,在新近纪和古近纪地层组成的有利圈闭处聚集。  相似文献   
8.
垦西油田馆陶组河流沉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刘星  陆友明  程守田  胡光道 《沉积学报》2002,20(1):101-105,111
河流相地层沉积环境特殊,难于用传统的地震层序分析方法来进行层序划分与解释,Cross分析基准面与成因地层形成的过程响应原理,是利用高分辨率地层方法来研究河流地层的理论基础。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的关键是不同级别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利用岩芯资料及其沉积标志,分析沉积微相类型及组合关系,可识别短期基准面旋回。在建立测井曲线响应模板的基础上,根据短期旋回的叠加样式,可识别中期基准面旋回。把基准面旋回转换点作为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的优选位置,进行连井剖面地层对比,建立河流地层高分辨率地层格架。以基准面旋回变化特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流相地层发育的过程演化规律及其沉积相横向迁移、纵向组合叠加关系与基准面旋回变化之间的藕合。通过深入研究,认为馆陶组地层形成的环境区别于传统的模式所指的环境,在分析了古典模式的基础上,指出了本区河流地层模型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