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地质学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1.
湘南晚泥盆世佘田桥期碳酸盐碎屑流沉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湘南地区佘田桥期碳酸盐重力流沉积十分发育。据近年来的研究,其类型很多,包括台缘滑塌沉积、滑动沉积、碎屑流沉积、颗粒流沉积和浊流沉积(关伊文等,1983;杨振强,1984;湖南地科所,1984;沈德麒等,1987;曾允孚等,1988)。近来笔者对该区的重力流沉积特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对其中的碳酸盐碎屑流沉积的研究尤为详细。本文材料是由笔  相似文献   
2.
湘南晚泥盆世佘田桥期表现为东西两侧高而中部低陷的古地理面貌。两侧为碳酸盐台地,中间为深水台盆。在台盆、台地之间斜坡地带和台盆边缘,堆积了类型繁多的碳酸盐块状流沉积物。它们由两类在成因和分布上有密切联系的沉积体系组成,一类为重力崩落或滑移体系,包括岩崩、滑动和滑塌沉积,另一类为重力流体系,包括碎屑流、浊流和颗粒流沉积。在层序上它们虽作有规律的组合层序,但并不是完整的类型,而出现较大的变异性。已发现的组合层序有①滑塌沉积—碎屑流沉积,②碎屑流—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沉积,③变密度颗粒流—浊流沉积。它们沿近南北向的台盆的两侧边缘呈条带状分布,东侧位于临武香花岭至桂阳莲塘一带,重力流厚度可达150m左右,西侧位于道县虎岩坝至双牌县城一带,重力流厚只30—50m,反映了台盆边缘两侧构造活动强度不一致,东侧强,西侧弱。  相似文献   
3.
粤北海西早期沉积盆地扩张与热水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晚古生代期间,粤北半地堑式裂陷盆地受控于华南板块内的三叉张裂盆地系统。沉积演化阶段包括基底上隆、张裂、沉陷(三角洲充填)、下沉和封闭阶段。海西盆地演化史中的沉陷至稳定早期阶段对热水成矿有利。热水(喷气)矿床一般具有“三明治”式的矿石序列;底板蚀变(脉状矿石)→整合块状硫化物矿体→顶板蚀变和/或喷气盖层,以及底部爆发和沸腾特征。热水沉积(喷气)岩具有负的δ13C和δ18O值以及低于正常海相硅岩的δ18O值,具有强烈的Eu正常REE模式。海西旋回可识别出4个与矿化层位有关的热事件:中泥盆统、上泥盆统、中-上石炭统和二叠统。区内绝大多数块状硫化物矿床是盆地扩张早期产物,而某些矿床(Au、Ag、Cu)则是盆地封闭阶段──印支运动(T3-J1)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湘中地区中奥陶统沉积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德和  杨振强 《沉积学报》1994,12(1):106-111
湘中地区中奥陶统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点为稀土丰度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无负Ce异常,Eu负异常明显并有高的∑LREE/∑HREE、La/Yb、(La/Yb)n特征值等,是一种被动大陆边缘缺氧盆地的产物,其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点受沉积速率、搬运方式、物源供给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位于扬子板块和大别变质地体之间的随-应地区,早古生代是一被动大陆边缘扩张盆地。根据沉积盆地基底、地层层序、沉积体系和火山岩亲缘关系,随一应地体的发展史可追溯到晚元古代,并划分为4个阶段:(1)晚元古代至早震旦世地壳上拱和拉伸阶段;(2)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被动大陆边缘阶段;(3)中寒武世至奥陶纪海底扩张阶段;(4)志留纪至泥盆纪盆地充填回返阶段。本区沉积盆地发育模式是由大陆边缘裂谷盆地转化为前陆盆地模式。  相似文献   
6.
湘中地区有中奥陶世和早震旦世两个重要的锰碳酸盐层。安化县附近的湘锰组含锰泥灰岩和锰白云岩的碳和氧同位素值分别为—2.69~—4.00‰PDB和—6.87~—14.04‰PDB。湘锰组MnCO_3有δ~(12)C值—7.44~—13‰PDB和δ~(18)O值—2.65~—13.03‰。磨刀溪组黑色页岩(中奥陶世)中的Mn-泥灰岩显示负的δ~(13)C值(—1.7~—6.56‰PDB)和δ~(18)O值(—11.67~—14‰PDB)。但结晶锰矿石有更高的负δ~(13)C(—4.70%~—17.79‰PDB)和δ~(18)O(—11.67~17.27‰)。本区存在三种锰碳酸盐岩C和O同位素演化趋势:(1)安化地区的锰灰岩为稳定的δ~(13)C趋势;(2)湘锰组黑色页岩中的MnCO_3具有同步趋势:(3)中奥陶世黑色页岩中的锰矿石具有强烈反向趋势。碳成岩作用对锰碳酸盐形成过程中C和O同位素组成影响很大。湘锰组碳酸盐来源为非生物成因的海洋CO_2和SR至Me带的有机碳加入有关。磨刀溪组结晶锰碳酸盐的主要来源是热解脱羧基带(D)。δ~(34)S也为生物来源(—8~—27.49‰CDT)。Mn(%)品位与δ~(13)C呈负相关关系。证据表明锰碳酸盐成因与海盆地缺氧事件和海底热水(喷气)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7.
湘中地区中奥陶统“桃江式”锰矿的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中地区“桃江式”锰矿产于中奥陶统磨刀溪组斜坡相-盆地边缘相沉积之中。发育锰矿层1~2层,锰矿层具有粒序层理、平行层理、斜纹层、水平纹层及角砾状等构造,夹于深水低能的暗色泥岩之中,是一种碳酸盐重力流沉积。其形成受区域构造、岩相古地理、沉积事件及水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等的影响。其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锰质主要由海底热水补给,是一种热水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湘南中晚泥盆世台盆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湘南地区位于“江南地轴”以南的华南褶皱系。加里东运动后,华南区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泥盆纪海侵自南西向北东侵入,形成三面环陆的湘桂粤陆棚浅海(曾允孚等,1987)。湘南地区即处于这个沉积盆地的北部东缘。区内泥盆系广泛发育,下泥盆统仅西南江华、道县等地有部分滨岸碎屑沉积;中上统则以碳酸盐岩为主,沉积相类型十分丰富。由于研究区北北东向基底断裂同沉积期的扩张活动,地形起伏较大,形成东西两侧高而中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