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皂火壕地区直罗组矿化蚀变砂岩中微量元素及U含量的配分特征分析认为,矿化砂岩与油气还原蚀变砂岩具有基本一致而且为V、Mo、Re、Tl变价微量元素和Ca、Ba、Sr所组成的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赋铀沉积相与油气蚀变带的时空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酸解烃特征参数C1/∑C、C1/C产及酸解烃判别分析(Z值法、φ值法及判别因子法),论证了赋存于直罗组地层中的烃气来源于三叠系上统湖相生油岩系中与油型气同源而伴生的凝析气藏,论述了直罗组下段的褪色蚀变(漂白)是渗逸到该层位中的酸解烃类气体对岩石发生蚀变作用的结果,提出沉积相组合与油气阻滞一储集域的空间配置是油气蚀变带与铀矿化层位空间定位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白水矿点蚀变带中变价元素V,se,Mo.Re,Fe3 /Fe2 和素硫元素Cu,Pb,As.Cd,Sb与U 含量的配置分析,认为白水矿点的铀矿化经历了早期沉积成岩的预富集,后期发育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的地球化学作用过程,并在断裂构造的沟通下叠加热液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深入分析与反演模拟,定性半定量地研究了该区相关岩石组合的地热演化史.结果表明,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早期(160~90 Ma)盆地具东升西降的特点,东部以约25 m/Ma的速率隆升,造成1500~2000 m的剥蚀量;晚白垩世末至始新世早期(90~23 Ma),盆地具整体隆升特点,盆地南部和西部隆升幅度达1500~2000 m,盆地东部表现为弹性回返,隆升缓慢,幅度小于500 m;中新世早期以来(23 Ma至今),全盆快速隆升,周边隆升速率达45~108 m/Ma,造成1000~2500 m的剥蚀量.对盆地内砂岩型铀矿年龄资料对比分析表明,后生铀成矿作用过程基本上都发生在盆缘相对快速隆升阶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白水矿点蚀变带中变价元素V、Se、Mo、Re、Fe3+/Fe2+和亲硫元素Cu、Pb、As、Cd、Sb与U含量的配置分析,认为白水矿点的铀矿化经历了早期沉积成岩的预富集,后期发育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的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不排除叠加了热流改造作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