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
2001年三次6级左右地震前西昌地磁的虚假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雅元  王天国 《地震研究》2002,25(3):246-250
2001年,在西昌地磁台300km范围内连续发生了三次6级左右地震;即2月23日在西昌北200km的四川雅江县境内发生的6.0级地震;5月24日在西昌西南140km的盐源县内境内发生的MS5.8地震,10月27日在西昌西南260km的云南永胜发生的MS6.0地震。震前,西昌地磁台各相对观测记录分量和绝对观测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异常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邻近基建施工,使观测环境发生改变,引起大幅度虚假异常,这些异常 尽管与三次地震对应较好,但不是先兆异常。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菲莫铜钼多金属矿床的成因及理想模式。矿床中岩、矿石S、Pb同位素组成显示,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或下地壳古老基底,后混入部分上地壳物质;H、O同位素特征显示,矿床成矿热液以上升的岩浆热液为主,结合部分变质热液及渗透淋滤的大气降水形成混合热液;Re-Os同位素测年得出矿床形成时间为(47·81±0·71)Ma,矿化主要发生于大皮甲岩体岩浆侵位晚期的期后热液阶段。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具长期性、多期次、多来源、多阶段、多成因的特征,大致经历了古元古代的沉积定位阶段→中新元古代的区域变质改造富集阶段→喜马拉雅期的颠覆性改造叠加富集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3.
运用地质与地球化学方法,对西昆仑卡拉牙斯卡克矿区控矿构造及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矿床地球化学测试δ34 S 为- 5. 3‰ ~ - 32. 6‰,206 Pb /204 Pb 为17. 712 ~ 18. 082,207 Pb /204 Pb 为15. 358 ~ 15. 664,208Pb /204Pb 为37. 513 ~ 38. 399。分析显示,泥盆-石炭纪时期深部成矿物质在构造或其他动力的作用下沿区域深大断裂上涌至地表,与碎屑物质共同沉淀形成矿源层。后经主要成分为天水的流体萃取,形成含矿热液,然后在矿区构造系统中运移、富集成矿-即区域构造控制矿源层形成。矿区内低角度逆掩断层( 导矿构造) 和高角度逆冲断层及其派生的次级节理裂隙( 容矿构造) 控制矿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黄沙坪为湘南地区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之一.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及室内光学显微镜观察、化学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等多种手段,对矿区矽卡岩型钨的工艺矿物学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矿石工艺类型以矽卡岩型钨-钼矿石为主,占总量的75%,w(WO3)=0.15%~1.8%.含钨矿物主要为白钨矿,一般呈中粗粒浸染状及细脉状分布于透辉石、萤石、石榴石矽卡岩中.白钨矿普遍含钼,钼与钨呈明显的互消长关系,钼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白钨矿的晶格中.粒度分析显示:白钨矿平均粒度为0.12 mm,属中细粒嵌布.白钨矿趋于富集在细粒级中,当矿石综合样研磨至80目~200目和>200目时,白钨矿的单体解离度分别为85.14%和92.62%.以>200目下白钨矿的单体解离度作为钨的最大理想回收率,当矿石综合样中有80%和100%研磨至>200目时,钨的最大理想回收率分别为81.11%和92.62%.加大矿石综合样的磨矿细度能确保本区钨有较好的单独选矿回收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1998年10月至1999年1月,在宁蒗与盐源之间发生了5次5级以上地震。我们根据西昌地震遥测台网的记录,在震前对该系列地震作出了较好的预测。分析认为:震前的短期空区、前兆震群甚至有直接前震是该系列地震的震兆异常;5次中强以上地震彼此有内在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可分性,余震衰减都比较快,是本震例的序列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