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西合山煤田的古土壤层与成煤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合山煤田主采煤层底板发现古土壤层,在煤分层之间又发现稳定的陆相根土层,结合煤本身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并与现代咸水植物及现代淡水植物的微量元素含量对比,对这种夹在海相碳酸盐岩中的煤层的成因有了新的认识。作者认为,主采煤层与其间接底板碳酸盐岩间存在沉积间断;合山组含煤岩系中可见规模极小的孤立的海绵小礁块,这些都是碳酸盐台地表面浅水环境常见的特征。分析黔桂两省大面积古地理背景,作者认为,合山煤田主采煤层形成于碳酸盐台地表面废弃潮坪上发育的泥炭沼泽,少数地段则是在碳酸盐台地表面闭塞水体进一步沼泽化的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广西晚二叠世合山组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根发  温显端 《现代地质》1995,9(1):119-126,T001
晚二叠世合山组总体上是在低能的浅水局限台地中沉积下来的,由于海平面下降,局限台地露出水面,发生泥炭沼泽化,堆积泥炭.根据沉积学特征、生物组合类型及岩石组合类型,在合山组中识别出4种微相类型:单粒度基底型、双粒度单模式型、双粒度双模式型、过渡类型和7种沉积相:滨岸平原沼泽-泥炭沼泽相、潮上沼泽-泥炭沼泽相、潮上相、潮间-潮上沼泽-泥炭沼泽相、潮间相、浅水潮下相、较深水潮下相.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生代延长组浊流沉积的发现与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李祯  温显端 《现代地质》1995,9(1):99-107,T002
作者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发现了一套典型的浊积岩系.在露头剖面上连续发育的厚约20m的浊流沉积可划分为64个鲍玛层序,既广泛发育有代表浊流沉积特征的递交砂和多种底痕构造,又有Ta—Te都发育的典型层序,在层序组合上呈周期性变化。浊流沉积形成于晚三叠世,其上被下侏罗统富县组和中侏罗统延安组所覆,与邻区对比,其间缺少一套三角洲前缘及三角洲平原沉积.表明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盆地抬升造成差异剥蚀和在深水-半深水湖盆条件下与三角洲发育有关的浊流沉积类型出现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4.
广西合山碳酸盐岩型煤组的沉积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山煤田位于桂中来宾县以西,是广西山字型西部盾地中的一个向斜。含煤地层为上二迭统合山组,假整合于茅口灰岩之上,上复岩层为大隆组灰绿色硅质岩与凝灰岩。合山组是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夹少量硅质岩、钙质泥岩和粘土岩的含煤地层,其中碳酸盐岩又以石灰岩为主,仅有少量白云岩。   相似文献   
5.
河东煤田晚古生代层序地层的碳氧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系统分析了河东煤田上石炭统(C2)-下二叠统下部(P11)45个碳酸盐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在层序中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碳氧同位素应用于层序划分及对比、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及晚古生代地层沉积相研究的可能性。研究表明,碳氧同位素在C2及P11的三级层序中的分布特征是不相同的,从TST到HST,在C2的三级层序中,δ13C及δ18O不断变重;在P11的三级层序中,δ13C不断变轻,而δ18O不断变重。这种规律在P11每个三级层序中均相似,垂向上显示出韵律性。横向上,δ13C及Z值总体具有由北向南升高的趋势。碳氧同位素在层序中的分布是受聚煤作用、陆源物质的注入、古气候、沉积环境及时间等控制的。   相似文献   
6.
温显端  李宝芳 《现代地质》1993,7(3):346-355,T002
本文是在断陷煤盆地中找金的探索性研究。平庄盆地煤系中各类煤、岩石的含金背景值均大于10×10~(-9),最高达28×10~(-9)。碱性还原介质有利于金的富集,金与黄铁矿共生,但金分布不均匀。基性岩浆热作用促使煤及粘土夹层中的微量金活化、迁移、再富集,含金量可提高到75×10~(-9)。局部见有载微量金的黄铁矿细脉。有机质在含金黄铁矿形成中起还原作用。成煤后,岩浆活动欠频繁,强度不大,金的预富集条件虽较好但未能成矿。  相似文献   
7.
华北石炭、二叠系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通过以露头、测井曲线和岩芯观察为基础的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认为华北石炭、二叠系为1个大层序,时限约为310~250Ma。以早二叠世紫松期与隆林期之交的285Ma的区域性不整合面为界,分为Ms1、Ms2两个中层序。Ms1穿过了石炭、二叠系的年代地层界线(295Ma)。含煤的本溪、太原、山西组(308~275Ma)分为6个层序组(Ss1-6),包括19个层序(CSq17,PSq1-12)。通过区域性层序地层单位的对比,在生物年代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建立了更精细的等时地层格架。晚石炭世沉积仅分布在华北中部及北部,南华北缺失CSq1-7,豫西还缺失PSq1-3。层序之间的不整合面、岩石地层单位和主要煤层在大区域内都是穿时的。晚石炭世海水自东向西侵入华北北部,向西和向南超覆;紫松或海水自晋西南和苏皖北部向北入侵,为华北晚古生代的最大海侵;隆林晚期海侵较隆林早期海侵略大。太原组的主煤层在山西自南向北形成于紫松早期海平面缓慢上升过程中,内蒙古南部山西组的巨厚煤层形成于最大海侵时期,山西省山西组的主煤层自北向南形成于隆林早期,晋东南至南华北山西组的主煤层形成于栖霞早期。通过三交、柳林矿区煤相分析表明海侵体系域底部的煤层比高位体系域的煤层更富生烃潜力,是一种新的成煤模式,也是煤层气找矿勘探应该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东缘中北部太原组火山灰层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尔多斯东缘中北部太原组煤系中的火山灰层多赋存于煤层中,呈夹矸或顶底板出现,厚度一般不大,5~20 cm;也有赋存于灰岩、砂岩或泥岩中的,形成凝灰质沉积岩.  相似文献   
9.
郑超  李宝芳  温显端 《现代地质》2003,17(4):415-420
秦岭北麓晚二叠世石千峰组下部的平顶山砂岩段不整合覆于早、中二叠世含煤地层之上,是一套板状交错层理十分发育并以粗碎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的地层,以辫状河道与辫状三角洲充填沉积占优势。平顶山砂岩段呈自南向北并向东、西两侧变薄的朵状体。平顶山砂岩以含大量的新鲜的钾长石和古水流方向自南指向北和北西为特征,明显区别于下伏含煤地层中的砂岩。石千峰组砂岩与下伏煤系砂岩的厚度、古水流方向和岩石矿物成分的截然变化,表明华北石炭、二叠纪克拉通盆地南部的陆表海至晚二叠世已经完全退出华北,盆地南缘出现了新的物源隆起区,古沉积斜坡由原来的向南倾斜转变为向北倾斜。这意味着秦岭—大别构造带与华北板块南缘在此时期已经开始发生了碰撞并隆起成山。平顶山砂岩为硅质胶结,孔渗条件很差,储集油气的希望不大。  相似文献   
10.
广西合山煤田中的滨岸带海绵骨针岩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育在晚二叠世合山组主采4煤层及其分层底板的硅质岩含有大量的海绵骨针,向陆过渡为黑色泥岩或具根化石的铝土质粘土岩,向海则相变为燧石灰岩,这种海绵骨针硅质岩为原生沉积成因,在沼泽化过程,炎热潮湿的气候及繁盛的植物使原先的沉积岩发生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由此产生的胶状SiO2随地表水进入滨岸地带,与海水中带有正电荷的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沉淀下来,而富含SiO2的海水及极少陆源碎屑供给又为硅质海绵的生存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