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西秦岭某硅、灰、泥岩型层控铀矿床是在矿源层(中志留统)的基础上,由地下水热液渗滤改造而成。铀的工业富集发生在矿源层褶皱成陆之后,成矿高峰则发生在中、新生代交替时期。成矿溶液是受大气降水补给的地下水热液;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源层本身。矿源层长期遭受地下水热液作用,溶液中大量的铀酰离子形成稳定的碳酸铀酰络合物,并被运移至岩性和构造的圈闭部位,通过吸附和共沉淀等作用富集,或通过还原、水解和过饱和沉淀等作用形成沥青铀矿或再生铀黑。该层控铀矿床的整个成矿过程具有典型的逐级增量特点,属于塔式累积成矿的基本模式,后生富集是成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降扎地区岩浆活动的特点,对岩浆岩含金性、岩浆岩中金的带入或带出和金与其它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认为岩浆岩与金不具直接的成因联系、而与金的叠加改造有间接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西秦岭白依沟群中火山-沉积岩系的结构、构造和其中所夹的火山碎屑岩的岩性、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它是一套陆相沉积夹有夭折裂谷型火山岩的火山-沉积岩系。并结合白依沟群中英安质凝灰岩所测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738.59Ma,因此其时代应归属于早震旦世,与川西乌斯大桥群相当。  相似文献   
4.
川甘边陲热泉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川甘边陲热泉发育的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认为它们是放射性衰变热和居里面隆起热以及构造热的综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5.
川甘陕“金三角”成矿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主要成矿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川甘陕“金三角”成矿区,是我国近几年耒继滇黔桂“金三角”后又发现和查明的一个颇具远景的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矿集中区。 川甘陕三省边陲相接壤的地区,位处东西向秦岭山脉的南麓,是长江水系重要的发源地之一。长江上游重要的支(干)流——汉水、嘉陵江,白龙江、涪江和岷江等水系,素以盛产砂金而著称;规模大小不一的砂金矿床星罗棋布,全区砂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名列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非金属矿产的需求量日益增多。本文所介绍的含镍蛇纹岩、滑石菱镁岩矿床,它们是由超基性岩经受自变质及他变质等过程,即由变质交代成矿作用所形成。这类变质超基性岩的矿床,具有规模大,埋藏浅,易采易选又有多种矿产可供综合利用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7.
西秦岭中志留统含铀岩组沉积相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奏岭中志留统的层控袖矿床是在沉积作用构成铀源层的基础上,经地下水热液改造富集而成。志留系为被动大陆边缘海的沉积,其南侧为若尔盖古陆。中志留统分为三组,每组的下段均为泻湖相的细碎屑岩,每组的上段均为含炭硅灰泥岩组成的含铀岩组。中志留世时期有大体平行古海岸的水下隆起构成岛链障壁,含铀岩组属于泻湖-礁后潮坪-礁滩相组合。近岸的浅水条件,丰富的陆源细碎屑,局部的还原相带,是形成富铀沉积物的三个基本条件。铀的沉积主要发生在礁滩内缘和礁后潮坪相环境,具中偏低能量、有陆源细碎屑参与、存在生物大量死亡分解而造成的局部还原场,在较缓慢的沉积过程中,海水中的UO_2~(2 )系通过底水与有机质和粘土质等产生充分的渗透扩散和交替吸附而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