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经过近年来的室内资科搜集、研究和野外现场踏勘,终于在西昌地区找到了“典范”的喜马拉雅期大陆裂陷槽斑岩群,从而结束了康滇地轴中段四川境内无斑岩的历史。 斑岩群有岩体数十个,现露面积0.01—3.2km~2不等,大致作南北向展布,单个岩体受南北(为主)和东西两组方向断裂的控制。以超浅成(可能还有具隐爆性质的岩体)侵入的石英二长斑岩为主,是多次侵入的复式岩体。略具黄铁矿化、硅化、钾化,个别岩体  相似文献   
2.
用王亚光研究大型矿床空间分布规律理论来研究西昌—滇中地区大、中型内生矿床的分布规律及预测,用“矿结”一词来表明经纬线方向深大断裂交汇处是大矿的分布空间。1990年所预测的一些成矿区为1991年地质找矿工作所证实,如大红山式铁铜矿的新发现和会东发嵩铝锌矿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四川盐源模范村喜马拉雅期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观察,结合岩矿鉴定、化学分析、稳定同位素测定、稀土元素分析、成岩成矿同位素年龄测定、包裹体测温及成分等的研究,表明四川盐源模范村矿床具有典型斑岩铜矿的特征。成岩的多期次构成复式岩体,断裂构造控制的隐爆碎裂岩筒为成矿提供了通道和沉积场所。多期次成矿,特别是次生富集作用形成了中型规模的Ⅰ号矿体,影响次生富集带发育的F7断裂带起了重要作用。模范村矿床确系典型的斑岩铜矿,但又具独自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4.
该矿床具有典型斑岩铜矿特征,成岩的多期次构成复式岩体,断裂构造控制的隐爆碎裂岩筒为成矿提供了通道和沉积场所.多期次成矿,特别是次生富集作用形成达中型规模的Ⅰ号矿体,影响次生富集带发育的F7断裂带起了重要作用.总结出适合本区斑岩群特点的找矿标志和提出的找矿靶区,对开展新一轮普查找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岔河锡矿位于康滇地轴中段,在成因上与晋宁期(或澄江期)的老花岗岩有关,並与生成时间更早的变基性岩在空间分布上的关系密切。锡矿体产于花岗岩体附近的外接触带,属夕卡岩硫化物型锡矿床。从夕卡岩期到高中温热液期均有锡矿脉的生成,具有多期、多阶段的成矿特征。主要成矿在四期以上,多期矿化重迭就能形成富矿。围岩(前震旦系会理群天宝山组)以性质活泼的碳酸盐类岩石对成矿最为有利,次为变质砂岩、变辉绿岩。有利的成矿构造在多次成矿作用过程中的活动状态主宰着矿体产状、形状、规模和富集程度。与花岗岩体界面大致平行(或小角度相交)的层间滑动面和层间剥离断裂构造,是形成矿体延伸长、厚度大、品位高的最有利构造。就本区锡矿床的产出特征及变化规律,从岩浆岩、地层、构造、近矿围岩蚀变等八个方面作了找矿标志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盐源喜马拉雅期石英二长斑岩群和斑岩铜矿的发现和肯定,结束了康滇地轴中段攀西地区无喜马拉雅期斑岩和斑岩铜矿的历史。对认识该区大陆板内岩浆成矿作用及找矿工作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就其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论攀西地区稀有稀土矿的基本特征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的“安宁河岩浆杂岩带”为攀西地区的稀有稀土成矿提供了的地质条件,并形成了多种类型矿床,且找矿前景良好。稀土矿已在开发利用,综合利用却差。稀有矿现虽未开发,但前景却美好!  相似文献   
8.
论攀西地区离子相稀土矿的基本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攀西地区离子相稀土矿的找寻工作起于世界“超导热”,经几年断续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囿于某些框架,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本区大型矿床形成较难,但中、小型矿床却存在一批,只要观念更新,方法对头,找矿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