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白垩系卡普沙良群是塔里木盆地北部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位之一,包括亚格列木组层、舒善河组和巴西盖组储集层(有称为卡普沙良群中上部储集层)。从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储层孔隙结构及储集性控制因素等方面对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储层的储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为砂岩储集岩,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较好,储集性纵横向上分别受沉积韵律与沉积相带展布的控制,同时还受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等成岩作用的控制;并认为亚格列木组储集性较好,横向上以跨越阿克库勒-沙雅西的储集砂体为最好,它具有多套砂体叠置发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南盘江盆地在早古生代加里东造山作用基础上,于海西-印支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即由早期裂谷(D-P_1)、晚期裂谷和被动大陆边缘(P_2-T_1)、前陆盆地(T_2-T_3)。通过对该盆地南部早三叠世初期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分析,证实在盆地演化过程中确实有过洋壳生成。该盆地在中晚三叠世发展为前陆盆地表明,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曾沿黑水河断裂带发生过碰撞造山。  相似文献   
3.
青藏特提斯沉积地质演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组成青藏高原的主要微板块在不同的阶段经历了各具特色的地质演化历程和发展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地壳结构。青藏高原的沉积地质历史演化 经历了区内各主要微板块的基底形成与盖层沉积演化 的前特提斯阶段;以板块汇聚边缘与碰撞时期的构造背景为基础,划出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沉积叶质历史发展及其所形成的弧盆体系格架的特提斯形成演化阶段;随着始新世末期残留海的消失,青藏地区形成统一大陆,并进入统一应力场的青藏统-陆壳形成阶段;从中上新世开始的青藏高原隆升阶段,青藏高原上发育了一些大中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如羌塘盆地、措勤盆地、昌都盆地等都经历过从弧后向盆地向前陆盆地转化的演化阶段,并具有受喜马拉雅运动统一改造的特征,这些沉积盆地中油气藏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四川自解放以来,已找到了不少的磷矿床和磷矿点,并且探明了相当丰富的磷矿儲量。本文即在綜合已有資料的基础上,試图就磷矿地质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初步探討,并就今后的普查方向提出初步設想。一、四川盆地磷矿地质特征: 本区磷块岩皆形成于地台区,含磷层时  相似文献   
5.
羌塘盆地生物礁岩特征与沉积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三叠纪-白垩纪,特提斯海域内发育有大量的生物礁岩,羌塘盆地内亦广泛发育。生物礁沉积序列可划分为4类:(1)浅滩相生屑灰岩、核形石灰岩→生物礁岩→开阔台地相泥晶灰岩→斜坡相角砾岩;(2)开阔台地相灰岩→生物礁岩→局限台地相白云质灰岩;(3)浅滩相生屑灰岩→滨岸相碎屑岩;(4)潮坪相粉砂岩、泥灰岩→潮坪砂坝生屑灰岩→生物礁岩→潮坪砂坝生屑灰岩→潮坪相泥灰岩。生物礁岩可分为骨架岩、障积岩与粘结岩3种成因类型。成岩作用有重结晶、胶结、压实、压溶与破裂、溶蚀作用等。主要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隙、裂隙与溶蚀孔、缝三类。晚三叠世造礁生物主要为珊瑚和藻类;中晚侏罗世以珊瑚礁与海绵礁为主。生物礁岩以海进体系为主,高位体系域也有发育,低位体系域中少见。可分为珊瑚礁、海绵礁、藻礁和层孔虫礁。南羌塘坳陷西部以珊瑚礁为主,东部以海绵礁为主;北羌塘坳陷西部为藻类珊瑚礁、层孔虫礁,台地内部有珊瑚礁、海绵礁。按古地理位置可分为台地边缘礁和台地内部礁,前者分布规模大,在地震剖面上也有明显的反映,有可能成为重要的油气储层。生物礁的发育状况全球海平面升降所控制。  相似文献   
6.
南盘江盆地海西-印支期沉积构造演化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南盘江盆地在早古生代加里东造山作用基础上,于海西-印支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即由早期裂谷(D-P_1)、晚期裂谷和被动大陆边缘(P_2-T_1)、前陆盆地(T_2-T_3)。通过对该盆地南部早三叠世初期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分析,证实在盆地演化过程中确实有过洋壳生成。该盆地在中晚三叠世发展为前陆盆地表明,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曾沿黑水河断裂带发生过碰撞造山。  相似文献   
7.
羌塘盆地膏盐岩及其与油气勘探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羌塘盆地有较广泛的膏盐岩层分布,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和上侏罗统索瓦组中,具有亮晶鲕粒灰岩→白云岩(云灰岩)→膏盐岩层、粉砂岩(或泥岩)→膏盐岩→粉砂岩(或泥岩)→膏盐岩层和膏质白云岩(或泥岩)→膏盐岩层三种沉积层序,分属潟湖—海湾型、潮坪和萨布哈型三种成因类型与沉积模式。潟湖型膏盐层较厚且展布稳定;潮坪型膏盐层较薄、变化快、层数多;萨布哈膏盐层呈薄层、极薄层夹于泥岩、白云岩中,也呈结核状、眼球状等,多发生表生水化变形。膏盐岩层除层状产出外,也呈盐丘产出,已在赤布张错、雁石坪、温泉等地多处发现盐丘构造,直径一般为100—1000m,并见有油气显示。因此,根据盐丘的发育情况,结合沉积相展布,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寻找刺穿油气藏是大有可为的,应作为羌唐盆地油气早期勘探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8.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主席作了加快开发西部地区的重要讲话之后,西部十省(区、市)各行各业的干部和群众都无不为之振奋并正积极准备,力争在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中作出更大的贡献.对于广大地质工作者,也在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促成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与持续发展.为了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在工作中少走弯路,我们不妨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羌塘盆地侏罗纪末—早白垩世沉积特征与地层问题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羌塘盆地侏罗纪末至早白垩世地层包括扎窝茸组、雪山组、白龙冰河组和索瓦组上段,目前对它们的划分、对比和相互间关系的认识不一。笔者根据各组的含义和时代依据,指出各地层组为岩石地层单元,目前资料尚不足以作进一步年代学划分。通过全面统计各组的分布情况,分析各组的沉积特征,发现白龙冰河组为陆棚相,仅见于盆地北西部;索瓦组上段为海湾泻湖相,见于盆地中部;雪山组和扎窝茸组为河流一三角洲相,见于北东部。为此,认为各地层组是盆地内同期异相沉积,作为上下关系处理是不妥的,据此又提出了新的地层对比方案,认为盆内最高海相层位应该跨入了下白垩统,海水最终是向北西方向逐步退出盆地的。  相似文献   
10.
序言前陆盆地是由板块碰撞引起侧向挤压,进而形成冲断推覆体(thrust mass)加载于大陆边缘,使大陆地壳周缘前陆隆起(peripheral forebulge)形成的一种不对称盆地,它的一侧与发育周缘前陆隆起的克拉通大陆为邻,另一侧靠近冲断推覆体。靠近冲断推覆体侧的一端主要发育陆源碎屑沉积,而靠近克拉通大陆的一边则发育成为碳酸盐台地。由于碰撞后大陆岩石圈的持续俯冲,造成冲断推覆体跨过先前被动大陆边缘,进而向克拉通陆内迁移发展,致使碳酸盐台地最终全被陆源碎屑掩埋。最初,冲断推覆体位于海平面之下,随着冲断推覆体叠加而成山链,加载于大陆边缘薄的外部地壳之上,沿缝合线形成一个深而狭长的边缘海槽地,接受陆源泥和深海沉积物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