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较热的早期地球通过板块构造机制消散较多的热量,一般来说总是通过较新岩石圈的消减。原则上这一过程可以由更长洋脊的快速扩张及其某些结合来完成,但是,目前的证据表明,新的大洋岩石圈比老的消减更慢。如果在太古宙也是这样,合适的解释就是“洋脊更长”。得到的定量表达式说明大洋的热散失与洋脊长度的立方根成比例,这一关系意味着如果太古宙热流是现在的3倍,那么就需要27倍于现在的洋脊长度,这说明在太古宙地球表面覆盖着许多移动缓慢的小板块。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前寒武纪的地壳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瑾  戴凤岩 《地球学报》1994,15(Z1):73-84
以华北原地台为例,太古宙陆壳可能是由分散的陆核在涡旋构造机制的驱动下聚集而成的。早元古代伊始,板块构造机制控制了地壳演化的进程,出现不同性质的活动带同刚性地块并存的构造局。巨厚的火山-沉积建造,以其成岩环境和构造样式的多样性,宣告了一个新的地壳演化阶段的开始,明显具有太古宙克拉通基底的华北原地台、塔里木原地台和扬子原地台在它们的接触部位发育有早元在于代增生带,说明至少在太古宙末它们是互相分离的。而华夏古陆则是从早元古代以来逐渐向扬子原地台靠扰的。现代华北地台缘,早元古代建造近南北向的早期构造方位表明,它在  相似文献   
3.
中条山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条山,古太古代—中太古代的涑水杂岩主要由TTG岩套组成,另有一些表壳岩残体和基性岩墙群。以不整合覆于其上的新太古代绛县群由不成熟的浊积岩和双峰式火山岩组成,沉积于类似现代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遭受了低绿片岩相至低角闪岩相的变质和强烈的变形。这些建造为原始大陆的组成部分。元古宙伊始,原始大陆破裂而形成原地台。在华北原地台的南缘,堆积了中条群等冒地斜建造,经受了早期从低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的变质和以平卧褶皱为标志的强烈变形,指示收敛的古地热状态和陆壳的缩短,寓意华北原地台同扬子原地台曾经发生过焊接。中元古代开始,华北原地台南缘沿南北方向破裂,产生了以西阳河群大量安山岩喷发为标志的熊耳—汉高拗拉槽。距今1000Ma前,华北原地台逐渐同扬子原地台拼接,形成统一的大陆,接受中新元古代汝阳群、洛南群和震旦系等盖层沉积。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岩石中Tb、Tm异常值的确定方法、变质基性岩及花岗质岩石中dTb、dTm的特点。岩石中Tb、Tm元素表现出正异常可以判定这些岩石来源于上地壳岩或受到上地壳岩的影响,Tb、Tm无异常则岩石一般为幔源性质。  相似文献   
5.
白瑾  戴凤岩 《地球学报》1990,11(1):23-24
<正> 在中国陆壳上太古宙岩石有广泛的分布,除大量出露在华北地台外,在塔里木地块的周边和扬子地台的西北缘,也多有出露,此外,由于元古宙造山运动的再造作用,许多太古宙小岩片还出露在元古宙造山带之中。 同世界上其它地区一样,中国太古宙包括花岗片麻岩地体和火山岩为主的绿岩带,并普遍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诸如2900Ma左右的迁西运动、2500Ma左右的五台运动,以及最后造就华北地台结晶基底的1800Ma左右的吕梁运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