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矿床与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论述了我国著名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的矿床及矿体形态产状与构造的关系,得出构造分级控矿的结论。并首次提出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碳酸盐岩型层控矿床的形成机制,是赋存在有利的岩相岩性地带的分散元素,在后期的构造运动过程中,在封闭高压环境铅锌活化迁移,在开放低压环境沉淀富集。因此在矿床生成的诸多因素中,构造是起主导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五圩矿田各多金属矿床均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是一种低盐度富含CO2的中-低温热液,其物质来源并非单一。其中,热液主要来自动热变质水,有部分岩浆热液掺合;主要成矿元素(Pb,Zn,Sb,As等)由赋矿地层提供;硫具混源特征。成矿时存在一个统一热力场,而且成矿作用以“脉动式”充填方式为主,因而,矿田内围绕矿化中心(热源),出现明显的矿床水平分带现象和多阶段矿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米仓山西段地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米仓山西段1∶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从元古界火地垭群中解体出后河岩群,属太古-早元古代。认为前震旦纪变质基底以穹盆构造、叠加褶皱、多期面理置换、韧性剪切带为特色,确立了光雾山推覆构造,提出盖层变形以层滑褶皱为主。对岩浆杂岩成功地进行了解体,认为侵入岩具多种成因类型并具多旋回演化特点,指出地台边缘的层序地层有别于陆棚边缘经典模式。  相似文献   
4.
米仓山西段晚元古代-古生代层序地层及地层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仓山西段位于扬子地台北缘,该区除缺乏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各时代地层均有发育。从震旦系灯影组至二叠系大隆(或长兴)组可划分出13个相当于Ⅱ~Ⅲ级沉积旋回的层序或复合层序,并建立了地层模型。地台边缘的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域具有它自身的某些特点。由局部构造活动引起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对沉积体系域和界面类型有着明显的影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沉积序列和其它特征,与相应的典型体系域相比有一定的差异。为此,我们引用或引入了上超体系域(OST)、滨浅海边缘楔(SMW)、最大海泛沉积层(MFS)和Ⅲ类层序界面等概念。  相似文献   
5.
6.
赤普铅锌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矿物共生组合特征讨论的基础上,利用包裹体测温和成分,以及矿物共生相平衡分析,通过物理化学计算方法,获得了赤普铅锌矿床中各主要成矿阶段的物理化学参数及其变化。并利用气液平衡原理─—亨利定律来探讨成矿流体中气体成分的物理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8.
9.
五圩多金属矿田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量包裹体研究表明,五圩多金属矿田属中-低温热液成因,热液来自局部动热变质作用产生的变质热液和部分岩热液的混合,矿床分带性明显,并具多阶段矿化特征,窨 上自矿化中心向外,时间上从早至晚,不仅包裹体特点有变化,而且温度、压力、含盐度、成分、氧速度、CO2逸度等方面也有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CO2包裹体大量出现和高比值CO2/H2O可作为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详细划分矿石类型是正确连接矿体和探讨成因的基础。小热泉子铜矿床原生硫化物矿石类型复杂,主要有纹层状和碎屑状闪锌矿矿石,稀疏浸染状黄铜矿矿石,石英脉型铜矿石,硅化和绿泥石化蚀变岩型铜锌矿石和具塑性流变构造的次块一块状黄铜矿矿石等。反映该矿成矿作用复杂,先后经历了喷流沉积一成岩成矿期,混合热液叠加期(分为石英硫化物、绿泥石硫化物和碳酸盐硫化物3个阶段),构造改造富集期和风化淋滤富集等成矿作用。主要成矿期为热液期,所形成的石英脉型矿体和蚀变岩型隐伏似层状及鞍状矿体在空间上呈“立交桥式”展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