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迅速沙化,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查清其第四系沙源的沉积相和微相及其空间特征,有助于寻找标本兼治的途径与方法。以锡林河中游的吉尔嘎郎图平地小草原为例,首先,对典型剖面进行了分层精准观测和采样测试,把宏观沉积学研究与微观粒度参数分析相结合,在第四系栗钙土中识别出河床、堤岸和洪泛3个亚相及其所属的6个微相,建立了6种微相的粒度分布模型;然后,基于图解法的粒度参数计算和有约束点的动态聚类分析法,实现了面上大量栗钙土样品的沉积微相归类,从而快速有效地查明了沙化沙源为河流侵蚀成因,沙源来自下伏白垩系顶部的古河流-三角洲砂体。  相似文献   
2.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迅速沙化,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查清其第四系沙源的沉积相和微相及其空间特征,有 助于寻找标本兼治的途径与方法。以锡林河中游的吉尔嘎郎图平地小草原为例,首 先,对典型剖面进行了分层精准观测和采样测试,把宏观沉积学研究与微观粒度参数分析相结合,在第四系栗钙土中识别出河床、堤岸和洪泛3个亚相及其所属的6个微相,建立了6种微相的粒度分布模型;然后,基于图解法的粒度参数计算和有约束点的动态聚类分析法,实现了面上大量栗钙土样品的沉积微相归类,从而快速有效地查明了沙化沙源为河流侵蚀成因,沙源来自下伏白垩系顶部的古河流-三角洲砂体。   相似文献   
3.
吴昕  徐凯  张继吟  李江风 《中国沙漠》2018,38(1):92-100
从沉积学的角度分析了锡林郭勒草原沙漠化的地质背景和沙源。锡林郭勒草原直接覆盖在早白垩世二连盆地之上。该盆地各凹陷演化的生命周期完整,同沉积期构造演化结束于基底沉降减缓阶段末,而沉积充填演化结束于湖泊萎缩-平原化阶段,随后一直处于缓慢隆升状态。这样的盆地演化史,导致充填序列上部广泛发育了湖退体系域——厚度巨大且固结程度极低的河流-三角洲砂体。人为因素和气象因素破坏了草原植被,使这些规模巨大的砂体露出地表,造成草原沙漠化基础。显然,地质环境的脆弱性是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决定因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锡林郭勒草原沙漠化也是一种地质灾害。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理,将会出现大规模沙漠化。这种类型的沙漠化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乃至世界各地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4.
吴昕  吴冲龙  毛小平  张继吟 《沉积学报》2016,34(6):1155-1164
吉尔嘎郎图凹陷的赛汉塔拉组沉积于基底减速沉降-充填演化阶段,是凹陷进入湖泊萎缩阶段早-中期的产物,其层序地层单元属于水退体系域。自下而上由浅湖相、三角洲相和曲流河相组成。其中的超厚煤层与大量薄层浊积砂岩共生,形成于该凹陷的次级深断槽中,沉积环境应为浅湖和局部较深湖。传统的煤沉积模式难以解释其超厚煤层的成因。通过对煤层和夹矸的沉积学研究,以及凹陷充填序列分析,建立了一种陆相超厚煤层异地成因新模式--“弱风暴及水下泥质、砂质重力流亚模式”,简称为胜利盆地亚模式。推测成煤物质是由远源河流搬运而来的巨量异地高灰泥炭,可能先沉积于滨湖三角洲,后经滑塌和浊流作用转移至浅湖中,并经再次分异、沉积成为超厚的低灰煤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