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本文将晚白垩世王氏组的沉积相划分为五类:湖盆陡岸浊积扇相、洪积扇沉积相、滨—浅湖前缘斜坡相、次深湖相、湖湾相。并对其微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王氏组沉积特征所反映的沂沭断裂带之活动特点是:先为徐缓的脉动,而后是陡然激烈的断陷,故造成了补偿性沉积与超补偿性沉积的叠置。王氏组砂岩平均化学成分表明:马站盆地具弧后盆地性质。  相似文献   
2.
利用单边封闭的蜡泥塑料来进行平面压陷实验以帮助我们去了解东亚限定的陆间形变和走向—滑动断层的演化。一些大型左旋走向—滑动断层曾不断活化,主体上是同时的。实验显示印度向亚洲插入曾经旋转了(≈25°),并且在碰撞的前二、三千万年里沿红河左旋断层使印度支那向东南挤压了(≈800公里)。该过程能说明南中国海在晚中新世前张开的原因。挤压构造北移,促动阿尔金塔格断层成为第二条主要的左旋断层,并使华南向东移动数百公里。事件发生后,印度支那保持顺时针转动(多达40°),而红河和它南面的走向—滑动断层则作反方向运动。莫圭盆地和安达曼海的张开(直到现在)看来也是挤压的简单运动结果。中国东北部和云南现代裂谷可看出类似于南中国海和安达曼海的初期。若以我们实验为指南,像泰国海湾(暹罗湾——译者)等沉积盆地的其它第三纪构造现象可说明是碰撞的结果。实验还预示有一个重要的左旋走向滑动断层和裂谷系将扩展穿过天山、蒙古和贝加尔而延至鄂霍茨克海。  相似文献   
3.
佳木斯——伊通断裂带(简称佳——伊断裂带)由南而北包括伊通——依兰段、依兰——佳木斯段和佳木斯——萝北段。地理座标的总体展布于东经124°——131°30'和北纬42°30'——48°范围内。断裂带本身以NE30°—45°方向延伸,贯穿于吉、黑东部老爷岭、张广才岭山地的西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北角是中亚的最中心部分,并包括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一部分,在那里的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被东西向的天山山脉给分开。一幅概略地体图上将该区分作13个独立的部分,可分为四类:(1)大陆的,(2)大洋壳,(3)岛弧,(4)复合的。这些地体系以断层为边界,这些断层以前曾在地质图上确定下来或者是全新世活动的。古亚洲南缘的被动固结表现在古特提斯洋盆的增生和俯冲以及火山弧的发展。古磁资料表明主要板块及其伴随的小地体直至二叠纪或更晚才最后固结。地层记录揭示陆内盆地是在晚石炭世发展起来的,继之以产生晚古生代广泛的A—型花岗岩侵入的泛亚洲热事件。古新世,印度沿亚洲南缘的正面碰撞,几乎使那些于晚古生代固结时所形成之全部较老的古亚洲的主要走向—滑动和逆冲断层再度活动。中亚大陆成长的复杂性质曾经形成和破坏了许多类型的缝合线,因此,欲重建原始板块和地体的形象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5.
6.
鲁西地块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北西向乃至北西西向拗陷带。从火山活动、沉积相和地质构造特征方面分析,具有明显的中、新生代裂谷性质。自北向南主要由泰安—莱芜、新泰—蒙阴和泗水—平邑裂谷组成,中间隔以新南山—孟良崮和蒙山隆起带,统称鲁西裂谷系。它是继承前晚侏罗世的古老扭性或压扭性断裂带而持续活动的。主要裂谷活动阶段有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初生裂谷阶段和早第三纪的再生裂谷阶段,间夹以晚白垩世和晚第三纪—第四纪的扭性或压扭性为主的构造作用阶段。产生裂谷的力源主要是地幔上隆效应以及由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和印度板块的府冲、碰撞作用导致的区域应力场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