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8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甘肃阳山金矿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金矿。已发现的6个矿段均赋存于泥盆系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黄铁矿有3种类型:微细粒浸染状、半自形颗粒集合体、自形单晶大颗粒;主要分布在千枚岩、花岗闪长岩、石英脉里,具有多期次多类型的特点。根据黄铁矿的特征,金矿化与石英脉体中细粒浸染状的一期黄铁矿有关。黄铁矿为重要的载金矿物之一,自然金(Au)主要以微细粒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晶体的裂隙内以及晶体与晶体的空隙间。黄铁矿赋存状态和分布特征的研究,对矿区进一步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带显微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位于西秦岭南亚带,地处中国扬子大陆—华北大陆—松潘甘孜地块三大地块(华北—扬子—松潘)的汇聚转化部位,大地构造背景极为复杂。本次工作着力研究该区显微构造特征,通过显微构造来反映宏观构造。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包括:①通过对显微构造特征观察,认为该区构造应变主要为脆—韧性变化,区域构造运动至少可以分为4个期次,与宏观构造所反映的构造期次基本一致;②显微构造运动学分析表明,该区断裂带活动方式有变化,从而造成了剪切方向的不一致;③动力学分析表明,该区域主应力方向为NW—NE,与宏观构造所反映的区域主应力方向一致;动态重结晶法计算古应力差值为20MPa左右,反映为后期剪切作用的差异应力,其构造层次也相对较浅,属于表—浅构造层次。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矿体产于三叠系中窝组底部油页岩与下伏中三叠统北衙组灰岩、白云质灰岩不整合面上,矿体呈透镜状、漏斗状,受岩浆侵入、岩溶发育影响,矿层厚度不稳定.主要矿石矿物有一水硬铝石和三水硬铝石,呈鲕状、致密豆状、松散状(土状).该矿床的Al/Si比值等岩石化学数据总体反映出Al2O3与SiO2、TiO2含量均成正相关关系.矿石样品∑REE富集,δCe显示正异常,δEu负异常明显.微量元素研究显示出沉积成因特征和成矿物源的多源性,铝土矿矿石结构构造、沉积特点及生物组成反映其形成环境主要为海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4.
5.
孟献真  孙丹青  王绍祥 《安徽地质》2013,(4):261-264,268
阳山金矿带内主要容矿岩石为泥盆系灰岩、千枚岩,灰岩裂隙中常发育晶形完好的方解石(冰洲石)晶簇,方解石晶体中发育明显的红色环带,利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成份分析结果显示红色环带方解石含微量的锰和铁,推断致色离子为Mn2+,和Fe3+;而Fe3+的存在指示环带生长于金矿的主成矿期;颜色交替环带状结构发育,指示主成矿阶段流体系统进入到温度周期性升降、压力逐渐释放的开放环境。  相似文献   
6.
孟献真 《地质与勘探》2012,48(3):580-591
[摘 要] 基于对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的构造变形分析、石英组构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探讨了阳山金矿床的形成过程和热液成矿机制,认为自三叠纪以来,该区先后经历了韧性、韧-脆性及两期脆性等多期构造变形演化过程,并伴随多次岩浆热液活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本区的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265~290℃,215~240℃和165~190℃等三个区间,流体组份体系接近于NaCl-H2O-CO2体系,成矿流体密度估计在0.98~1.02g/cm3之间,成矿压力估计为89.6 MPa,流体包裹体盐度估计在0.7%~9.4% NaCl之间激光拉曼显示其主要成分为H2O和CO2,据不同类型包裹体共生组合及流体演化特征,认为不同流体的混合是导致大量金沉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安徽省统一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和省内市、县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对数据库建设中典型问题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成果具有较高的现实可操作性,可为我省第四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阳山金矿产于勉阳-略阳板块缝合带中,经历了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的复杂构造改造。通过构造研究把阳山金矿内的构造分出四期。第一期构造变形表现为由北向南逆冲,为韧性变形,构造置换明显、完全,形成透入性面理,剪切褶皱、无根褶皱、S-C组构、压力影、旋转碎斑、多米诺骨牌、石香肠等构造发育,构造岩为糜棱岩、超糜棱岩、构造片岩,并伴随有大规模的花岗岩岩浆活动,形成于三叠纪末-早侏罗世。第二期构造变形为由南向北的伸展构造,主要表现对第一期面理的改造和再利用,多为韧性变形,可见剪切褶皱、旋转碎斑等构造,构造岩为糜棱岩,顺层张性石英脉的发育,并伴随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形成于侏罗纪末-早白垩世早期。第三期构造为脆韧性变形,为由南向的北逆冲推覆构造,主要表现为对先期构造的改造,使阳山金矿区南部面理产状发生倒转,形成膝折构造,构造岩为糜棱岩、初糜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第四期构造为表层次脆性的由南向北的伸展构造,形成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等脆性构造岩,同时有石英脉和方解石脉顺断层侵入,本期构造形成于古近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