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动态GPS精密单点定位三种星历精度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动态GPS中采用不同星历的定位精度问题,给出了无电离层模型数学方程,改正了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多路径效应、相对论效应以及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等误差的影响,采用扩展Kalman滤波解算出每个历元时刻接收机坐标。采用Rapid、Final与RTS共3种不同星历产品计算KPPP,比较了3种不同星历解算结果。对比实验表明:使用Rapid星历计算KPPP结果与Final星历计算结果偏差很小,处于2cm之内,故在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动态GPS工程应用中可以采用Rapid星历替代Final星历;而使用RTS星历计算结果与Final星历计算结果偏差1.3m,使用RTS星历定位精度低于Final、Rapid星历计算结果,但其具有实时定位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排泄点对地下水流分异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控制发育多级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因素很多,自József Tóth提出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以来,理论成果不断丰富。采用GMS软件完成数值模拟并采取物理试验进行实际验证:均质各向同性渗流介质,采取定水头上边界,随着排泄点个数及排泄点强度的改变,可以得从简单区域水流系统到多级次流动系统,再到更复杂的局部水流系统。对于泉域多级地下水流系统的发育,存在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层次分析法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区域地下水质量评价,突出主导因子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提出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地下水评价中,以单因子评价结果为基础对地下水质量进行二次评价。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并组建专家组进行讨论,最终以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评价中各个因子的权重。分别对Q1, Q2两组地下水质数据进行单因子评价、内梅罗指数综合评价以及层次分析评价。对比评价结果发现,层次分析法能够在突出主导因子对水质评价的贡献的基础上,更为真实地反映区域地下水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在渗透介质中的流动是连续的,但却由于补给与排泄条件的变化,地下水的运动处处存在着差异。通过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形成、发展历史的回顾,简要总结了由沙槽试验获得的地下水在均匀流场中的差异性运动特征。作者对其原因或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不同直径"类达西试验装置"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渗透过水断面不同,所获得的渗透系数值不同;且过水断面越大,所测得的渗透系数的值越大。  相似文献   
5.
山东高密为氟污染较为严重的典型区域,本文通过探究该区域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来确定其成因类型,研究氟在地下水中的富集途径,深度认识研究区内高氟地下水的富集模式,为提出"原位驱氟"设想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于2012年底正式提供亚太地区区域性服务,研究BDS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组合定位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BDS与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统一了三类卫星的时间系统和空间系统,给出了PPP非差组合模型,利用九峰站全天观测数据进行实验,得到初步结论:组合定位系统能够减少单系统的收敛时间;组合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比单系统的定位精度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