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1.
对比了海城前震系列与其周围同期震群的异同.两者的震源空间分布都比较集中,一般只有几公里的尺度.发震机制都比较稳定.但有些震群在其主要地震发生后,机制变化较显著,借此有可能识别一部份震群.但也有些震群其机制的稳定性始终不比海城前震系列差,因之借此无法识别前震系列.频次的分布两者也有非常相似的震例.总的印象是有些震群在晚期有可能识别,但未发现有确认前震(系列)的肯定判据.这一初步的结论仅仅是由于我们分辨技术的局限,抑是具有成因上的深刻含义是很值得思考的.最后引入了震级序列的缺震特征,借此可以判断系列的高潮是否已经渡过.这对(从其他证据认识到的)具有大震危险的地区,利用前震系列来改善大震临震时刻的机率性判断是有用的.注意到频次分布中有相隔12小时的低值点,对比就地的固体潮具有较好的同步性,说明固体潮可能对前震系列以及震群具有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京周围地区地震的分布特点与地壳屈曲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绍燮  沈佩文 《地震学报》1980,2(2):153-168
地震活动的规模常具有大尺度的特点,结合全球地震分布具有相当的似对称性,我们认为,地震的成因必然蕴含着地球的整体运动.地震活动具有块体性活动的特点.块体的边界线常与经纬线相交成45°.强震发生前也有这种情况.文中给出了与经纬线相交成45°的一个条块,近年华北的强震基本上都落在这个条块的两条边线上,且这些强震的分布具有较明显的等间隔分布特点,类似于地层中的褶皱所显示的一定的波长.我们分析了有历史记载以来我国全部八级地震,发现每次八级地震前后,都有另一次八级或七级半地震在它的一定距离上发生.这个间距有两个优势分布,一个短距的为480—550公里,另一个长距的为1100公里左右(后者约为前者的一倍).引用了柱壳轴向受力屈曲作为初步探讨.从分析可知,柱壳屈曲的半波长(1/2λ≈1.72$ \sqrt{Rh} $)主要决定于圆柱半径与柱壳厚度:以 R=6000公里、h=15公里估算,得半波长为530公里,与我国强震分布间距较为符合.故我们的初步认识是地震的分布可能受着地壳屈曲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用和达法处理了从1967年至1976年十年内发生在北京区域台网内的千余次地震, 求得各次地震的 Vp/Vs.结果表明:(1)在上述时期内发生在台网内的13次ML≥3.5的地震前, 在主震震中附近地区都有明显的Vp/Vs下降而后回升的现象;(2)主震的大小与Vp/Vs异常区的面积大致成对数线性关系, 而异常持续时间与主震震级之间无明显关系;(3)异常结束后到主震发生之间存在一段等待时间, 等待时间的长短与Vp/Vs异常的情况无明显关系.这似乎暗示了本区地震发震机制的复杂性, 而且也使得用Vp/Vs异常预测发震时间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4.
地震活动性图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绍燮  沈佩文 《地震学报》1982,4(3):239-250
本文叙述了在中国,特别是在华北地区观测到的一些地震活动性图象。高震级(M≥7.5)地震具有特定的间隔距离。华北近年7级地震分布成条块。强震前的临震地震活动具有相似性。特定地区的地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分析其特征,表明这种相关现象不是一种传播过程;不能用“相关地震间具有直接的断层联系”来解释;而可能是大范围地层同时受力的结果。观测到大震前总有中小地震为其作前奏,并且大小地震间遵循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上这些活动性图象,可用地层受力屈曲的机理给以解释。根据这种观点,可推算出一般地震的b值将取0.75,火山地震、水库地震以及某些震群的b值将取1.5,而沿断层分布的地震的b值将为0.5.这些数值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因而本文叙述的现象与分析结果,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