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3篇
综合类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利用中国西部地区20多年的水准测量资料,用富氏分析法分析地壳垂直形变信息,进而计算了测区的垂直形变场分数维,并分析了它在孕震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区域垂直变场分数维在 地震前下降,同时震时段至最低。  相似文献   
2.
3.
用四维反演方法研究地震活动的深部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天铭  苏瑞  张伯宏 《地震工程学报》2001,23(3):217-223,237
导出了用重力和水准重复测量资料反演地壳界面密度和垂直形变随时间变化的四维反演公式,并对甘肃河西地区(包括祁连山地区)和滇西北地区的重力和水准重复测量资料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2个地区莫霍西密度变化速率和垂直形变速率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肃河西地区和滇西北地区莫霍面密度大规模减小和莫霍面大范围隆起可作为1年尺度的地震预报的深部判据。地震往往发生在莫霍面隆起区与沉降区、密度减小区与增长区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4.
海原,道孚地震前后的区域性倾斜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富里叶分析法,对宁夏海原5.7级地震和四川道孚6.9级地震的震区垂直形变场的区域性倾斜信息进行分离和提取,上述地震在孕震期和震后,其区域性倾斜的倾向一致;而发震期的区域性倾斜不同于孕震期和震后,其倾向有一定偏转。  相似文献   
5.
推导了用富里叶级数表示的地壳垂直形变场所产生的散度场公式。对华北地区30多年的资料及河西地区近期资料进行了计算,绘制出各时间段的散度等值线图,并对该区地震活动的散度场背景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如下认识:①在散度图象中正源区和负源区之间通常有散度密集带,零散度线恰好位于散度密集带;②散度密集带和地壳厚度变异带在分布上呈现一致性,且在多数情况下二者方向一致;③中强地震通常发生在地壳垂直形变散度场的零散度区,这里是地壳隆起和沉降的交汇部位;④地壳垂直形变散度场图象和地壳深部构造图象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张伯宏  刘天铭 《地震》1997,17(3):304-312
利用傅立叶分析法分离出河西-祁连山地区重力变化的长波项和短波项,进而推导出重力场所产生的散度散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各时段的重力散度值,绘制出重力变化的长波项和短波项及散度等值线图,并结合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和地壳深部构造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初步得出以下认识:(1)重力非潮汐变化的长波项是由地壳深部物质迁移所引起,具有NW向特征,与区域构造运动的继承性有关。通常把它作为地壳运动的正常值;(2)重力非潮  相似文献   
7.
用富里叶级数表示的地壳垂直形变散度计算公式,对华北、南北地震带和河西─祁连山地区的水准资料进行计算,并绘制出各时间段的等值线图。通过对各区的地震活动与地壳垂直形变散度场时空特征的分析,发现绝大多数中强地震的震中位于零散度区或其零值线附近,散度场变化越强,零值区越大,在本时间段或下一时间段内,该区的地震活动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区地壳垂直形变散度场及其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出了用傅里叶级数表示的地壳垂直形变散度场的计算公式,对华北地区三十多年的精密不准测量资料进行了计算,绘制了各时间段的散度等值线图,并以该区地震活动的散度场背影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得到如下几点认识:(1)散度图象中的正源区和负源区是成对出现的,散度密集带分布在正源区和负源区之间,零散度图象中的正的区和和负源区之间。(2)散度密集带和华北地区断裂构造带在分布上呈一致性,表现在大多数散密度密集带和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西部地区二十多年的地壳垂直形变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取了地壳垂直形变场的形变速率波中的0阶子波,发现:地震的发生大多在地壳波浪的0阶子波的0振幅线与断裂相交的地带附近。认为:形变速度波的0阶子波的传播是地震破裂的扰动力源,它的0振幅线与构造断裂的交汇部位可作为地震触发的重点监测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富里叶分析法,对宁夏海原5.7级地震和四川道孚6.9级地震的震区垂直形变场的区域性倾斜信息进行分离和提取。上述地震在孕震期和震后,其区域性倾斜的倾向一致;而发震期的区域性倾斜不同于孕震期和震后,其倾向有一定偏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