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汶川特大震发生前滇东北水富井水位测值出现了长时间、大幅度的趋势下降变化,长趋势的显著下降是前兆异常表现。该井水位长期异常变化在汶川地震前尤为突出,在强震、大震孕震阶段存在水位长期异常。具体分析方法是,在进行观测信号处理后,用异常形态、持续时间、观测点所处构造分析了该异常与汶川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强震和大震孕震阶段存在水位长期异常。2017年8月8日发生的九寨沟M_S7.0地震,是继汶川8.0级地震发生以来,在南北地震  相似文献   
2.
选取2015—2019年洱源水化站FD-105K与FD-125测氡仪对比观测资料,采用一阶差分、F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FD-125测氡仪测值总体偏低,且测量精度较低,数据离散程度较高;2套观测数据变化趋势一致性不理想,相关性较低,未通过F检验和t检验。综合分析认为,FD-125测氡仪暂时不能替代FD-105K测氡仪进行观测,需要增加震例对2套仪器的映震效能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利用1979—2010年逐月CMAP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集,通过定义夏季东亚急流位置指数,采用统计和动力诊断方法研究了东亚上空急流位置经向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气候的联系。所定义的东亚急流位置指数较好地反映了东亚上空急流位置的经向移动。结果表明:东亚上空急流经向位置的移动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其主要周期为2~3 a和8 a。当夏季东亚急流位置偏北(南)时,从低纬到高纬,东亚地区降水异常主要呈现出偏多—偏少—偏多(偏少—偏多—偏少)的经向分布;相应地,气温则在副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偏低(高),我国华东、华北及日本地区气温偏高(低),西伯利亚东部较高纬地区气温偏低(高)。东亚上空急流经向位置异常年,异常环流随高度呈略有西倾的准正压结构。东亚上空急流经向位置的偏北(南)与由西太平洋—南海热带地区非绝热加热相关的经圈环流异常有关,亦与中纬度波扰能量东传有关,并由此可部分解释我国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地区的气温异常偏高(低)。  相似文献   
4.
使用IBIS-L系统对大型水电站边坡长时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与TM30全站仪进行变形监测精度对比。试验表明,IBIS系统可得到在雷达视线方向优于mm级精度的形变结果,优于TM30全站仪,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精度、实时的大型水电站边坡长时间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5.
大型水电站引水道竖井段的混凝土病害检测,直接涉及水电站的安全运行。针对大型水电站百米级引水竖井数据获取与病害检测的国际性难题,本文提出一种以无人系留飞艇为浮空装载平台,集成多传感器的百米级垂直竖井检测方案;自主研制了竖井环境适应性强的圆柱形无人系留飞艇浮空装载平台,集成全景CCD相机、三维激光扫描仪、惯性导航测量单元、气压高度计、照明模块、控制模块等多传感器,自主研制了全球首台百米级竖井数据获取与病害检测装备,于2017年5-7月在云南糯扎渡水电厂2、3、4号200 m级引水道竖井现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检测装置能够满足大型水电站百米级竖井引水道的检修工作,填补了百米级竖井检测的国际空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Sentinel-2数据,通过光学影像互相关技术(OICC),并借鉴小基线集(SBAS)思路,提取并分析了岗普冰川2015—2022年时序表面运动速度及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岗普冰川表面流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流速高值主要集中在上游的物质积累区,该区域形变特征复杂,年最高流速为82.5 m/a;冰川主体流速整体波动较小,位于40~50 m/a之间;时间特征上,冰川在研究时段内流速较为稳定,年际之间流速相差不大;利用东西向和南北向偏移量获取的最终偏移方向,与冰川实际流动方向相符,选取的稳定区域的偏移量误差仅占冰川最大流速的0.04%~0.7%,证实了冰川时序表面流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云龙地震台应变潮汐观测资料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云龙地震台SS-Y型石英伸缩仪2003—2016年应变潮汐观测资料质量进行全面评定,结果显示:应变潮汐观测资料连续,仪器运行状况稳定,年零漂、年变幅小,噪声水平低,M2波潮汐因子相对中误差小,以上各项评定指标均满足形变规范要求,观测资料质量达到国内优秀水平。云龙地震台应变潮汐长系列调和分析结果可为本区域固体潮正常背景变化、地震前兆异常信息识别及地震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1~2002年南宁市2个最大医院呼吸道疾病39305例门诊资料进行小波分析,得出各种疾病发病人数均存在5~7天的周期。将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和同期气象要素、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与气温、气压、湿度密切相关,同时与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浓度也密切相关。利用最优子集方法,按不同季节建立呼吸道疾病下周逐日发病人数预测方程,2004年1月支气管炎发病人数预报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为16.43%,2004年4月未来1~2天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预报值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与实际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10.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是影响中国气候的大尺度环流系统,研究次季节尺度副高东西变动对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根据副高东西变动的关键区位置分别定义了前夏和后夏副高东西变动指数,指数具有显著的10~30天次季节周期,能够很好表征副高次季节东西变动的特征。根据指数的标准化值,共选取前夏和后夏东西事件195次(1374天)。进一步对东西事件的分析表明次季节尺度上副高东西变动与西南地区降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副高偏西(东)事件中,副高经历了由东→西→东(西→东→西)逐渐变化的过程,相应西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经历了逐渐由少→多→少(多→少→多)的演变,次季节尺度上西南地区降水对副高变化的响应与副高东西变动过程中副高北侧及副高主体区域的水汽和气流的垂直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分析发现对于西南地区而言,受副高次季节东西变动的影响,贵州和重庆地区降水变化的一致性比较好,而云南和四川地区降水变化的区域差异较大,尤其是云南。前夏,在副高东西变动过程中云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呈现出与西南大部分地区,尤其与贵州和重庆地区的降水变化完全相反的特征,即副高偏西(东)事件中,云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偏少(多),西南其它大部地区降水偏多(少);后夏,除云南中北部地区,西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