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房屋普查数据的房屋增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县级以上城镇房屋普查数据、辽宁农村民居房屋普查数据、统计年鉴及抽样调查等房屋数据为基础,对房屋普查数据统计单元进行重新划分及统计计算,实现了房屋普查数据与应急基础数据库房屋数据单元的统一。通过对统计单元各种房屋结构增长率的计算,结合统计分析方法,给出了辽宁省1134个乡镇级统计单元的房屋增长率分类情况。  相似文献   
2.
一些地震发生前后,时常会观测到有别于正常地震波的前驱波信号,这些前驱波信号对于地震的预报和观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钻孔应变观测是观测前驱波信号的重要手段,也是地震前兆观测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可以给出传统测震仪观测无法给出的信息;文章概述了当前钻孔体应变观测的原理和研究发展路径,并集中表述了其在实际预测中的重要研究成果;从研究实例上可以看出来,当前的钻孔应变观测结果和实际的地震发生状况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回溯研究表明现在的观测结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地震应急对减轻地震灾害有重要作用,我国的地震应急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辽宁省的地震应急是从1975年海城7.3级地震以前开始的。本文全面介绍了1975年海城7.3级地震的应急工作,并对这次工作的效果和存在的不足作了评述。文章认为,海城地震应急工作是一次有成效的地震应急实践。它为辽宁省地震应急救援提供了经验,也为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南缘绿洲-沙漠过渡带不同地段的梭梭灌丛土壤不同空间位置(包括灌丛下和灌丛间)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异特征,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沙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粉粒和粘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与土壤养分含量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P<0.01),与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速效形态养分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等的含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用以表征土壤结构性状和肥力特征。②沙漠-绿洲过渡带典型空间位置的土壤粒级分布呈梯度性变化,从绿洲到沙漠1~0.25 mm的土壤颗粒体积百分比从0.4%增加到16%,而小于0.05 mm的颗粒体积百分比从76.6%减少到3.5%,土壤的粗粒组分明显增加,细粒组分明显递减,并且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从2.50降低到2.03。③不同粒径土粒的分布规律表现为灌丛下的粉粒、粘粒含量均大于灌丛间的,其中沙漠腹地灌丛下的表层土壤粉粒增加了1.23%,粘粒增加了0.06%;退耕还林地灌丛下土壤表层的粉粒增加了10.78%,粘粒增加了2.91%,说明梭梭灌丛能有效截获风蚀带来的微细尘埃、粘粒和粉沙,使灌丛下土壤的结构及肥力性状得以改善,形成灌丛“肥岛”。  相似文献   
5.
一般情况下,地震发生前都会出现各种异常信号,重点监测这些地震前兆信号对研究地震有重要意义.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地震监测应用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地震勘探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是目前理论界和实际应用的研究热点.DAS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光纤的弹光效应,通过探测由弹光效应产生的光信号的相位、波长等参量,可以实...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的发展,无人值守台站在国内得到迅速的推广.因其具有低投资、低运维成本、低占地、高效率、高建设速度的优势,全国各地集中建设了一大批数字化观测地震台站.本文集中概述了当前数字台站面临的主要故障特点,并依据相关文献对解决方案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给台站科学化和智能化的运行,提供了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任雪  李俏  张丽 《山西地震》2014,(4):15-17
科技期刊是传播创新成果的主要媒介,是我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中的主流媒体之一。从当今科技期刊的特征入手,分析了科技期刊在我国防灾减灾事业中发挥的作用,并对科技期刊今后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防灾减灾事业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震前兆台网数字化改造的不断发展,工作人员对地震前兆软件海量数据处理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基于混编的地震前兆数据可视化系统所采用的混合编程模式,与传统方法相比,同时兼具了更好的友好人机界面、更强大的数据分析可视化能力等优点。实验表明,该系统能提高地震前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