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黑龙江省短时暴雨天气分型及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统计黑龙江省2005~2006年260个短时暴雨样本,结合天气图和雷达图进行分析,对黑龙江省短时暴雨分类,并总结出不同天气形势下短时暴雨的雷达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应用天气图、静止卫星云图、物理量诊断场,分析了 2003年 8月 21~ 22日黑龙江省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分析了乌拉尔山阻高、副热带高压和冷暖空气在暴雨天气过程中的作用.得出有预报指示意义的特征.并对日本传真图的降水预报能力进行了检验分析.在暴雨预报中也具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诊断场、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8年10月21-25日黑龙江省冬季首场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分析得出,此次降水过程主要由高空冷涡影响产生的,高空冷涡以及东部阻高的稳定维持,构成了强降水天气的大尺度环境背景。  相似文献   
4.
于梅  邵美荣  张治 《黑龙江气象》2005,(3):12-14,17
2004年 7月 1~11日黑龙江省出现了长达 11d的降水天气,对处于严重干旱状态的黑龙江省,尤其是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的重旱区,无疑是一场喜雨,解除了大部分旱区的旱情.对产生这次降水天气的大气环流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能够出现长时间降水的主要原因是高空极地冷空气积聚能量于贝加尔湖附近,然后东移至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处成为冷涡,并少动,从而造成该区域的长时间降水天气.而低空流场、地面气压场有三次低压系统与高空冷涡配合,其中有两次低压系统是从海上加强后,亻并入冷涡的.环流场的垂直结构还反应了 100 hPa以下的各层均为一致性的低涡系统,尤其是 500hPa~ 200hPa之间,这表明该次系统是深厚稳定的,这样深厚稳定的系统是持续多水的根本原因.从 1~ 10个波的能量释放、动能、角动量变化分析,对黑龙江省这次降水有突出贡献的波是 4波和 8波.  相似文献   
5.
采用滞弹性近似下的三维中尺度大气动力学方程组,得到了滞弹性系统中对称扰动的涡度方程,并对涡度方程中各物理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浅对流的情况而言,深对流情况下对称扰动的涡度方程较为复杂,滞弹性近似对于研究深对流运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天气图、静止卫星云图、雷达资料、物理量等多种资料的综合应用,分析了2006年8月9日哈尔滨雷达探测范围内的一次混合性降水过程,着重分析了雷达回波的特征和演变,揭示了触发和维持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并得到了一些对今后暴雨预报有指示意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用加权平均方法,建立代表黑龙江省多年气温变化的序列曲线,认为此方法代表性较好,准确性高,优于目前气候业务中使用的多站平均气温序列的方法,指出在日常的气候业务中,使用8个基准站建立逐年气温变化序列可描述气温的真实变化。  相似文献   
8.
1.对降水的影响鄂霍茨克海高压西南部产生强的偏南气流,其湿度充沛。若高压南下,与副热带高压脊合并,使黑龙江省东部到俄罗斯滨海省一带形成具有大陆和海洋双重性质的高压,高压轴向由东至西向转为南至北向,加强的偏南气流向黑龙江省输送大量暖湿空气,使降水的强度大大加强。气旋锋面等天气系统进入黑龙江省后,受到鄂霍茨克海高压的阻挡,移动速度减慢地面系统加强,往往出现较大降水天气过程。特别当东亚环流形势稳定时,天气尺度系统的路径和强度变化往往保持一定的规律,降水过程重复出现。2.鄂霍茨克海高压的形成和发展个例利用NCEP资料分…  相似文献   
9.
1引言暴雨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中国东北地区的对流性暴雨系统是东北夏季灾害性天气系统的一个重要成员。虽然对流性暴雨影响系统不明显,却具有突发性强、历时短、雨强大、结构复杂等中尺度对流性天气特征,常造成突发灾害。  相似文献   
10.
2021年6月1日和6月9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尚志市及阿城区和齐齐哈尔梅里斯区分别发生双龙卷事件。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比分析二者的多尺度特征。结果表明:两次龙卷均发生在东北冷涡的东南象限,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中低层偏南气流有利于暖湿气流输送和垂直运动发展。6月1日和6月9日分别以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天气为主,6月1日水汽条件、垂直运动、0~1 km高度垂直风切变和抬升凝结高度更有利于产生强龙卷,且中尺度气旋维持时间更长。干线与地面辐合线为中尺度触发机制。雷暴冷池出流与中尺度暖锋形成的伪冷锋有利于龙卷的发展和维持。龙卷出现在地面伪冷锋与干线交界处的湿区一侧,冷池前沿,龙卷母云为超级单体。暖湿气流产生的入流缺口是钩状回波发展的前兆,中等到高强度的中尺度气旋在3 km高度产生并发展,5~10 min后触地,当钩状回波与中尺度气旋同时出现时龙卷产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