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基于阿拉善荒漠中部的4个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样点建立的区域轮宽年表,探讨了霸王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阿拉善荒漠中部区域1902—2015年的干湿变化。结果表明:霸王的径向生长主要受到生长季及前期降水(当年4—7月和前一年10—12月降水)影响。年代际尺度上,区域年表共记录了1920s初—1930s初、1940s初以及1970s末—1980s末3个干旱时段和1900s末—1920s初、1930s、1960s中—1970s中以及1980s末—至今4个湿润时段。区域气候干湿变化以2~8、11、16~32a周期最为明显,在1970s末发生了周期性震荡。本研究所揭示的区域百余年来气候干湿变化波动状况,可为区域环境演变和荒漠化防治提供气候背景代用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持续推进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其中,申请代码调整是优化学科布局改革的切入点。在战略研究类专项项目的支持下,工作组对大气科学学科申请代码和下设研究方向及关键词进行了优化调整。D0514(大气环境与健康气象)由原二级申请代码D0513(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调整而来,属于新申请代码的“发展领域”板块,延伸了大气环境的知识链,拓展了内涵,有利于不同研究方向的交叉融合。本文梳理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气科学学科二级申请代码D0514下设研究方向的总体框架,解读了各研究方向的关键词设置,并提出基金申请人选择研究方向和关键词需注意的事项。D0514下设四个研究方向,即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防治、室内空气污染、大气环境流行病学与毒理学和健康经济损失评估。四个研究方向既相互支撑、紧密关联,又可相对清晰地区分。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科学问题等角度,每个研究方向下设20~30个左右关键词。为提升基金智能辅助指派的效率,建议申请人优先选择关键词库中的词汇。通过本文的解读,让科学界了解申请代码下设的研究方向和关键词的设立过程,服务于申请人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向和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甘肃景泰荒漠草原区一处风电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区百兆瓦级风力发电场建设造成直接植被生产力损失量为6.79 g·m-2·a-1,间接植被生产力损失量为91.43 g·m-2·a-1。随着扰动程度增加,物种丰富度降低,均匀度减小。在工程运行后,经历近10 a的自然恢复,核心扰动区虽然物种单一,但植被生产力是次级扰动区的两倍以上,为间接扰动区和未扰动区的50%和33%左右;而间接扰动区植被生产力仅为未扰动区的50%。总体上,风电工程扰动对区域植被的影响,不仅在于建设期对局地群落植被生产力的完全丧失,更重要的是在运行期间对周边大面积间接影响区群落植被生产力的大幅度降低,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和持续性的。  相似文献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深入推进新时代科学基金改革的背景下,地球科学部大气科学学科率先开展申请代码设置改革,新版申请代码设置方案于2020年投入使用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本文主要针对大气学科二级代码D0506大气化学下设研究方向和关键词设置的主要依据进行解读;同时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代码下不同研究方向的词频、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和讨论。新版代码设置方案统筹考虑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手段,并根据关键词属性进行分类,便于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基于关键词的文献计量分析明晰了分支学科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资助导向,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大气化学及相关方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阿拉善荒漠地处西风带、高原季风和东亚夏季风尾闾和交汇影响区,不仅是我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还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源区和运移通道。通过总结分析阿拉善荒漠及周边地区的树木年轮学研究成果,综述了阿拉善荒漠绿洲区河/湖岸林、荒漠灌木、周边山地针叶林等乔灌木树种日-季-年尺度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年轮记录的过去百余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今后该区域树木年轮研究应更加注重未来气候发展趋势预测,并拓展更多研究树种及树轮指标,将荒漠区乔灌木年轮研究、荒漠周边山地树木年轮研究和荒漠演变过程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更加全面、深入了解阿拉善荒漠化驱动机制和治理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阿拉善高原沙漠化土地防治区划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深受沙漠化危害,沙漠化土地防治区划是沙漠化研究和防治的重要措施。阿拉善高原地处亚洲干旱荒漠区,是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发生发展较为典型的区域。随着气候变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多项工程的实施,阿拉善高原土地沙漠化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阿拉善高原沙漠化、土地利用变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和现状,我们认为区域沙漠化土地治理重点主要包括6个方面: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三大沙漠交汇扩展治理区、荒漠植被保护与恢复区、人工绿洲生态建设稳定区、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和片状工矿综合治理区及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在此基础上,将阿拉善高原划分为3个荒漠化土地防治亚区和12个治理小区,并提出相应的沙漠化防治措施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南京地区2013年12月重霾污染事件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13年12月在南京地区针对气溶胶化学成分及其前体物进行的一个月的强化观测资料,结果发现,期间观测到了两次严重的灰霾污染事件(事件1和事件2),其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达到267和150μg/m3。事件1过程中,气团主要起源于长三角及南京地区,天气系统稳定,混合层低矮,空气相对湿热,气溶胶多来自于前体物集聚后的二次转化;事件2过程中,来自华北地区的污染物长距离传输则有显著贡献。事件1中的化学转化机制较为复杂,白天的气相均相氧化以及夜间的非均相或液相转化均对硫酸盐和硝酸盐的二次形成有所贡献;而事件2中则主要为白天均相氧化机制,夜间的化学转化过程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近现代阿拉善荒漠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变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肖生春  陈小红  丁爱军 《中国沙漠》2017,37(6):1102-1110
阿拉善荒漠深居内陆,属暖温带荒漠气候,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区。区内集中了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发源于青藏高原北部的两条内陆河尾闾深入其间。该区域是中国沙尘暴主要源区和西北重要路径之一,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北方防沙带”的重点区域。系统认识区域气候变化、环境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对区域沙化土地治理及其决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器测和代用指标记录的近现代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大气环流影响机制、区域及典型景观等环境演变特征、环境演变驱动机制和驱动因子贡献率量化方法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戈壁、流动沙丘地带生物治沙滴灌节水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连续5a的滴灌节水造林试验, 初步得到: 在干旱区戈壁和移动沙丘地带造林, 应用滴灌节水技术, 较地面大水漫灌节水70%以上; 苗木成活率平均可达96.2%, 保存率平均达93.4%, 年均生长量达40cm以上; 5a后的积沙总量为0.58m3·株-1(或每穴)。在试验的基础上, 系统地分析了滴灌节水技术在干旱区戈壁、沙丘地带造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并对应用效果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认为: 在西部干旱沙区因地制宜地推广滴灌节水型生物治沙技术, 是沙区治理、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