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
1981年4—5月间对晚型食双星AD Boo进行了较详细的BV两色光电测光研究,发现其周期值为以前观测者结果的两倍,约P=2.0688112天;食外光变基本上是平坦的,但有不规则的光扰动(△m~0.075);基本上属大陵五型,主食深0.65,次食深0.40.极小时刻的O-C 图表明,AD Boo的周期有增大的趋势.用经典的Russell-Merrill方法所得测光解的k=0.786,主极小是凌偏食.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对食双星TU Her(周期:2.267天,光谱型:FO)的光变极小时刻的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周期在1910—1977年间,存在着迅速减小的现象,周期变化率ΔP/P~-1.29×10~(-3)=-0.41秒/年,并且得到了周期在长期稳定减小的同时,存在着三次可能的周期突变。作者定性讨论了周期变化的原因,认为可能是系统存在着物质损失的动力学演化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4.
TZ Bootes is a W UMa-type eclipsing binary system. It was well known as its short and long term changes on its light curves. Its depths of minimum of light curve usually appears interchanging variation. This star was observed by us since 1980 and a total of 41 photoelectric minimum times was obtained. We had collected a total of 101 minimum times, mostly derived from photoelectric observations, our observational data were included in them. From analysis of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978年4—7月间所取得的北冕座RT食双星光电观测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光变曲线具有波形扰动特征。与近年观测比较,扰动波有向轨道相位增加的方向迁移的趋势,属前进式“行波”扰动,迁移周期约18.5年。对其可能的解释作了讨论。并用经典方法取得RT CrB首次测光初解。结合分光观测结果,发现该星是分离亚巨星系统,但其主星偏离开一般Rs CVn型双星主星的质-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发表了AT Cam的BV两色光电观测。采用Wilson-Devinney方法,对AT Cam和AZ Cam的BV两色光变曲线,进行了综合光变曲线解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属不相接双星。AZ Cam的测光质比q=m_2/m_1=1.52,轨道倾角i=80°.5,主食是掩偏食。AT Cam存在两个可能的解,一个在q=0.60附近,i=80°.5,主食是凌偏食;另一解q=3.45,i=83°.0,主食系掩偏食。本文采用相对半径和质比之间的比例关系,对这两颗双星的演化阶段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首次食双星V375 Cas的BV两色光电测光资料和新的历元,并用Wilson-Devinney综合光变曲线方法取得测光解。结果表明:V375 Cas是一个类似RZ Dra的早型半相接双星系统,小质量子星充满了临界等位面,而大质量子星几乎充满了临界等位面,此星对于了解早型密近双星的演化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UW Ori的首次光电测光结果及新的历元公式。应用Wilson-Devinney综合光变曲线方法得到了初步测光解,结果表明此星是一早型几乎相接的大质量半接双星,质比m2/m1=0.513,小质量子星临界等位面。由结果的分析指出如大质量子星为零龄主序星,则小质量子星已离开零龄主序。由极小时刻的O-C分析表明周期可能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