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A deterministic method for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flow in porous media.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of the Jacobian matrix of the model. It is a local approach to sensitivity analysis providing a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directions in both the input space and of those in the output space reflecting the degree of sensitiveness of the latter to the former. Its low computational cost,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statistical approaches, allows the study of the variability of the results of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due to the variations of the input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nd thus it can provide a quality criterion for the validity of more classical probabilistic global approaches. For the example treated here, however, this variability is weak, and deterministic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yield similar sensitivity results.  相似文献   
2.
刁理品 《地质与勘探》2010,46(1):120-127
通过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普晴锑金矿勘查区中的实施,确定各元素异常下限值为Au7×10-9、Sb10×10-6、Cu200×10-6、As30×10-6,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地球化学异常,对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结合地层、岩性等有利控矿因素综合评判主成矿元素异常、元素组合异常圈定4个找矿靶区,确定了各靶区的主要找矿矿种,对各靶区进行了必要的山地工程查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实践证明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找矿方法在本区是有效的,认识到在当前老矿区外围找矿中成矿元素弱异常、多元素组合弱异常区具有重要找矿意义。在此基础上较系统的总结了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3.
西昆仑加里东期造山作用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西昆仑前山一带存在一个发育完全的加里东期碰撞造山带,该造山带代表了古秦--祁--昆大洋的消亡和两侧大陆的剧烈碰撞,古昆仑洋可能开始裂解于震旦纪,寒武纪达最大程度,奥陶纪开始向南俯冲消减,志留纪两侧陆块发生碰撞。其曼于特--库地蛇绿岩为其洋壳残片,北侧的塔里木板块南缘具被动边缘性质,南侧的西昆仑地块为活动边缘性质,同时有大量俯冲型,碰撞型和造山期后伸展型花岗岩侵入,晚泥盆世紫红色磨拉石建造代表了这一过程的结束。  相似文献   
4.
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新地层单位——月桂峰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体古生物和岩石地层学分析基础上 ,建立了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新的地层单元——月桂峰组。月桂峰组分布于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西带 ,由灰黑色泥岩、砂岩组成 ,上覆灵峰组、下伏石门潭组。它属古近纪古新世沉积 ,并推测可能为古新世早期。该地层相当于苏北盆地阜宁组一段。月桂峰组中微体化石特征表明月桂峰组当时沉积环境可能为淡水湖泊  相似文献   
5.
地球主磁场的能量密度谱及其长期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根据BJ地磁场模型和第8代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模型,计算并分折了1690~2000年期间地球表面主磁场和分量的能量密度谱及其长期变化。结果表明1690~2000年期间主磁场的能量密度谱一直在减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偶板子磁场的衰减产生的,而非偶板子磁场的能量密度谱在1690~1780年期间减小,1780~1890年增大,1890年以后快速增大。在地磁场总能谱的变化中,Z分量的贡献起主要作用。能量密度随谐波阶数的变化在半对数坐标中近似线性,非偶板子场的等效磁源深度位于核幔边界附近,n=1,2谐波项的等效磁源位于地球内核边缘,其位置随时间变化。1780和1890年前后是地磁场变化的转折时期。能量密度谱的长期变化存在大约60a的周期规律。  相似文献   
6.
薄壁金刚石钻头的唇面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粉末冶金的压型理论入手 ,分析热压法制造薄壁金刚石钻头的胎体压制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指出了平底唇面设计存在的不足 ,在分析薄壁金刚石钻头胎体密度和硬度分布及钻进过程的前提下 ,提出了薄壁金刚石钻头的唇面应采用类似半圆形。  相似文献   
7.
赵新品 《海岸工程》1999,18(4):46-49
波浪欣沙临界深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海岸工程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寿命。本文从理论到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用深水有效波高来计算波浪的掀沙深度。  相似文献   
8.
9.
闪电多参量同步高速即时记录系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阐述了如何实时快速捕获闪电放电时亚微秒变化的快慢电场波形数据及等间隔点分段压缩显示电场波形曲线,并同时连续记录显示大气平均电场数据。在Win2000平台上用VC 编程实现了多任务、多通道大容量(8MB)快速处理显示记录的自动化。记录速度比以往的记录设备提高了20倍,测量精度显著提高,记录闪电辐射的脉冲绝对时间精度达到0.1μs,野外同步观测获得了大批资料,证实了系统的可靠性,为长时间多站同步观测积累高精度闪电资料提供了新的记录手段。  相似文献   
10.
基于Logistic模型及水驱曲线的一种综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驱曲线法与开发模型法是油藏工程的重要预测方法,但二者孝有一定的缺陷。将广泛适用的Logistic峰型模型和甲型、丙型水驱曲线相结合,建立一种综合预测模型,这种模型不但可以预测某一特定时间水驱油田的产油量、累积产油量、含水率、水驱波及系数,而且可以预测水驱油田的可采储量、可动油储量和最终水驱波及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