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镇凹陷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测井、岩芯和录井等资料,对车镇凹陷上古生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将上古生界划分为2个超长期、7个长期、16个中期和4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精细对比研究了短期、中期和长期基准面旋回。其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可分为2大类3种亚类,并区别出A型、B型不对称短期基准面旋回和C型对称性短期基准面旋回,总结了它们的结构特征、形成条件、岩性岩相组成;通过研究不同沉积体系下中期、长期基准面旋回特点,得出中期、长期基准面旋回的特点和发育特征,区别出不同沉积环境下层序界面特点;分析了研究区内超长期基准面旋回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车镇凹陷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以下降半旋回为主。  相似文献   
2.
玻璃钢渔船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因而有逐渐取代木质渔船的趋势。为推进玻璃钢渔船的产业化进程,作者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玻璃钢渔船体材料切片的弯曲试验,最终提出了我国玻璃钢渔船船体材料切片的弯曲试验规程,以供我国今后制定玻璃钢渔船材料试验标准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副渔获物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及其减少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渔具不同的选择性和多鱼种鱼类共栖 ,人们在对目标种类进行捕捞时 ,不可避免地产生副渔获物及其抛弃。由于渔业资源的下降和人们对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 ,副渔获物及其抛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世界范围内的渔业活动所产生的副渔获物进行分析 ,根据副渔获物的种类、被抛弃情况和原因以及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提出了减少副渔获物和抛弃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水下爆破施工对鱼类影响的估算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文涛  张秀梅 《海洋科学》2003,27(11):20-2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 ,我国对外贸易量逐年增加。为使我国沿海码头数量及规模满足日益增长的吞吐量的需求 ,我国原有的一些港口都正在进行改建、扩建。因此 ,港口及航道施工建设项目逐年增加。与此同时 ,沿岸一些修造船厂的建设施工、其他沿岸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海洋石油勘探、钻井以及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建设施工、拆除等作业也日益增多。在这些工程项目中 ,水下爆破施工也已得到广泛应用 ,从内陆江河航道中的浅滩挖掘、港口航道建设 ,到沿海港口、航道的施工 ,水下爆破无不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水中的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司法判例和国际海洋法看中日海洋区域的划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海洋划界争端应在有关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和平的方式加以解决,中、日两国的海洋介应该按照国际法的规定,找到适合两国情况的比较公平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作者逐月对天鹅湖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的形态特征、植株密度、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大叶藻周年株高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叶鞘高度、叶鞘宽度和叶宽的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叶鞘高度最低值出现在1月,叶鞘宽度和叶宽最低值均出现在2月;大叶藻顶枝、侧枝和花枝的周年密度最大值分别出现在6月、4月和5月,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月、8月和7月;单株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地下部分出现在10月,而单株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小值均出现在1月,地下部分生物量最小值出现在3月;单株地上和地下生产力最大值均出现在6月,最小值则分别出现在1月和2月。分析显示,大叶藻在冬季由于水温较低导致生长缓慢,且植株较小,在春季随水温上升,生长开始加快。水温在夏初达到大叶藻的最适生长水温,大叶藻的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达到最高值,而夏末和初秋由于水温过高导致大叶藻个体生物量、密度和初级生产力开始降低。这种季节性变化与水温的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云南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8年1月云南省测震台网示范工程20个新增测震台建设完成,选取原有48个台以及新增20个台连续48小时数据记录,基于近震震级公式,计算并网前后云南省测震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对比测震台增加前后的地震监测能力,发现:云南省地震监测能力由ML 2.2提升到ML 1.6,局部地区由ML1.4提升到ML0.8。  相似文献   
8.
花鲈、许氏平鲉游泳能力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利用小型海水循环水槽测定了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许氏平(鱼由)(Sebastes schlegeli)的最大巡航(可持续)游泳速度.体长18~29cm的花鲈,其最大巡航游泳速度为41.1~127.37cm/s,如用单位时间内游过体长的倍数(BL/s)来表示,其最大巡航游泳速度范围在2.28~4.74BL/s之间.体长10~14.5cm的许氏平(鱼由),其最大巡航游泳速度为36.90~49.52cm/s或4.32~3.01BL/s.  相似文献   
9.
山东荣成天鹅湖海草场大型底栖贝类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天鹅湖不同微生境条件下底栖贝类的群落结构及时空分布特征,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对天鹅湖矮大叶藻区、空白区、大叶藻区边缘及其内部的底栖贝类和环境特征进行了调查。共发现15种大型底栖贝类,隶属14科15属;贝类种类组成、分布密度、生物量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在4种生境中差异显著,但均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空白区域中贝类总密度和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大叶藻区内部最低,但矮大叶藻区和大叶藻区内部多样性指数较高。大叶藻区内部的贝类以腹足类锈凹螺、日本月华螺、刺绣翼螺等刮食者为主,而双壳贝类则更倾向于选择无海草覆盖的空白区或者海草较为稀疏的草场边缘。综合分析表明,天鹅湖底栖贝类的分布和多样性受底质特征和海草覆盖影响最为显著,同时与水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马田田  韦昌富  陈盼  李文涛 《岩土力学》2014,35(12):3415-3420
大量的非饱和土干湿循环试验表明,当土体处于吸湿过程直至吸力降低为0 kPa时,土体并不能达到完全饱和状态,还存在一定的残余气体。在高饱和度时,由于残余气体以封闭气泡的形式分布在土体中,土体呈现较大的压缩性,使其与饱和土的性质不同。在这种状态下,现有的非饱和土本构模型预测到的土饱和度为100%,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使本构模型在高饱和度状态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对非饱和土的毛细滞回和塑性变形耦合本构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其能够考虑残余含气量的影响。通过预测与实测结果比较,证明了新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残余含气量对非饱和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