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6篇
地球物理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70年云南通海大地震是1949年建国以来死亡人数仅次于唐山与汶川地震的地震。由于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及媒体对地震的历史情况产生了质疑,提出了一些看法,本文针对质疑的灾害损失、救灾力度和恢复重建及相关问题,从文献、档案资料、统计数据进行调查分析,试图得出符合历史情况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发震构造呈复杂几何关系(发震构造在平面投影呈非平行关系)下彼此发震影响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从发震的“垂震底继”影响关系研究了1933年迭溪地震M7.5和1976年松潘Ms7.2地震对后来发生汶川M8地震的龙门山地震构造的孕震能量叠加的加震作用;同时也指出汶川8级地震对周边断裂的减震作用,计算并指出了其影响减震的距离.研究对CPSHA中对发震构造呈复杂几何关系时,如何确定地震带内各潜在的震源空间分布函数fi,mj提供了大震加减震的判断理论依据.还讨论了汶川地震孕震模式的更复杂性,针对某些用巴颜喀拉块体向东南方向移动挤压龙门山孕震构造,进而解释汶川地震的逆冲性所带来的矛盾的观点,对其孕震的复杂性提出了问题所在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短临预报是目前地震预测的难点,通过对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发生日期的研究,发现发生日期7月22日是节气、低点位移、异年倍七律和朔望共同作用的时间点。据此,本文用一些基于可能触发地震发生的非传统方法的时间预测方法,回顾性地讨论了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发生日期的临震日期预测问题。通过对岷县漳县MS6.6地震研究,认为在地震短临日期的预测上。一些非传统方法虽然在机理上还有待研究,但在统计上多次证明该方法具有预测准确性的效能。要基于传统方法与非传统方法结合,才能对临震预测的时间逼近,同时提出今后预测临震时间的思路:多因素不断拦截法。  相似文献   
4.
对2013年中期地震预测的研究结果(一年尺度)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该预测综合了三性法判据、静中动判据和垂震底继模式,给出了2013年左右在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7级以上大震的可能性很大的结论。重点预测了两个具体发生的区域,预测的区域与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的震源区相差70~80km左右。预测结果震级与时间吻合,但地点上发生了偏离。文中重点回顾研究了基于三性法,静中动、垂震底继方法的预测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地震发生时快速错动的断层两盘产生的科里奥利力的研究做了简短回顾,以此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大陆外的部分震例,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及中亚土耳其地区发生的大地震的余震进行讨论,并简短讨论了地震破裂的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测余震强度用于全球的普适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孟加拉国在20世纪曾发生过两次特大风暴潮。在这两次浩劫之前,在滇缅地区皆有7级以上地震发生,而且这两次大震和风暴潮在孟加拉国致灾区都位于北回归线所路过的东西长约1 500km的地带中。这是沿北回归线东段和西段大震与风暴潮灾害相关联的一个巨灾链,下面作些介绍[1]。(1)1970年1月5日中国云南通海发生7.7级地震,死亡15 621人。该年11月孟加拉国遭受特大风暴潮,死亡约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震学报》是我国西北地区最早公开出版的地震专业学术刊物。本文简要回顾了《西北地震学报》从1979年创刊到2012年的发展历程,概述了办刊经历和在我国地球科学类学术期刊中的地位,阐述了其在地震科学研究和中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统计给出了《西北地震学报》1998年至2012年主要学术期刊评价指标数据。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的情况。该地震是1954年以来甘肃省发生的最大地震。本文对这次地震的短临前兆进行了综合论述与讨论,内容包括地震发生日与节气和朔望日的关系、地磁静日低点位移的回顾、低点位移的倍九日期回顾、异年倍七律方法的指标在临震日期预测的回顾、甘肃天水深井电阻率的短期前兆的回顾,最后讨论了综合预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本文用三性法、静中动两种方法,对其前兆显现、震前预测过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回顾表明,在2012年时,对甘肃东南部历史上8级、7级以及6级三个震级档的地震进行三性法分析后,预测在2013-2014年时间段内,天水地区可能有6级地震发生.圈定的地点是在天水为中心150 km的范围内.另外,注意到1987年1月8日迭部5.8级地震与“静中动地震”指标所要求与定义的震级和年份相近,因而以此地震作为“准静中动”地震判断地区,与该区域三性法所做的时间预测相配合,预测在1987年1月8日迭部5.8级地震周围大约150 km的范围之内,将也会在2012年以及2013、2014年发生一个6至7级的地震.而实际发生的岷县漳县地震震中距离天水123.8 km,距离迭部112.1 km,即该地震发生在预测的范围内.由于地震预测的复杂性,当用三性法以及静中动指标对全国和甘肃省的地震情况分析后表明,在别的地区还有更为显著的发震指标显现,出于危险区不能划得太多的限制,因而把针对甘肃东南部的预测列为第二个发震可能性的方案之中,遂在2012年只得出研究性的预测结果,没有提出预测意见.甘肃岷县漳县的Ms6.6地震实际发生验证,甘肃省首发的强震不是在一个最有可能的静中动指标所指明的地点之中,却在一个“准静中动地震”的地点发生.但该地震对三性法的震后验证表明,其方法还是有前兆性指标显示的.该次地震的发生,表明“准静中动指标”也是值得重视的预测指标.研究表明,三性法相比较常用的中期尺度的预测方法,它能在存在强震背景的情况下,在趋势上指出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这是其独特的地方,与多种方法结合后,将会进一步提高强震预测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的功能定位,训练设施、救援装备及救援队伍的建设成果及建设作用。通过岷县漳县地震的救援行动以及开展的几次救援队伍培训工作,展现了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在建成后已在逐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