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4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737篇
测绘学   296篇
大气科学   316篇
地球物理   331篇
地质学   1157篇
海洋学   365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45篇
自然地理   41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风和径流量对长江口缺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缺氧现象日益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缺氧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应用区域海洋模式并耦合生态模式,对东海的生态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与观测数据比较显示,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长江口外生态变量的分布趋势。另外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敏感性实验,探讨风和径流量对长江口底层缺氧现象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风和径流量对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径流量变化虽然对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季节变化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对缺氧区域面积却存在显著的影响。径流量增加,水体层化增强,表层叶绿素浓度增加,最终导致缺氧区域范围扩展;径流量减小,水体层化减弱,表层叶绿素浓度减小,缺氧区域范围缩小。风向和风速的改变不仅影响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季节变化,还影响缺氧区域面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海图生产现状及基于数据库的海图制图技术,针对以航海图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海图数据库建设中的比例尺分级问题,依据统一的样本海图选择原则,计算海部要素载负量,计算结果表明,海图载负量数值受地形、人为等因素影响大。定义一个全水深的理想海部区域,通过确定水深注记间距和载负量之间的关系、参考现有海图水深注记最小间距值和航海应用对海图比例尺分级的需求等因素,最终确定了海图数据库比例尺分级方案。  相似文献   
3.
1INTRODUCTIONTheIGBP-IHDP(InternationalGeosphere-BiosphereProgramme,andInternationalHumanDimensionPro-gramme)jointproject—LUCC(landuse/coverchange)isaninterdisciplinaryprogramdesignedtoimprovetheunderstandingofthedynamicsof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asinputstoandconsequencesof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CHARLOTTE,2002).Inparticularthedifferentbio-geochemicalmodeling(e.g.theglobalcarboncycle)ac-tivitiesandcomparativestudies,suchasthoseconduct-edbyIGBP-G…  相似文献   
4.
The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is the key issue in the field of studying the sustainable land utilization. In general analysis, the sustainable land use is evaluated respectively from its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is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work, it seems insufficient and hard to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whole degree of land use sustainability. Thus, to make up this deficiency, 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which make it possible to quantitatively reflect the whole degree of land use sustainability, namely, the concept of "degrees of overall land use sustainability" (Dos), and research and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 of and calculation in Dos. Tak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degree of land use sustainability in county regions of Yunnan Province as the actual example for analysis, results are basically as follows:
1) The degree of land use sustainability (Dos) is the ration index to organ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integrate the degree of ecological friendliness (DeF), the degree of economic viability (Dev) and the degree of social acceptability (Dsa), able to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whole sustainability degree of regional land use
2) Based on the value of Dos, the grading system and standard for the sustainability of land use may be established and totally divided into five grades, namely, the high-degree sustainability, middle-degree sustainability, low-degree sustainability, conditional sustainability and non-sustainability. Meanwhile, the standard for distinguishing sustainability grades has also been confirmed so as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sustainability degrees in different grades. This makes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e determination with ration in research result and provides with the scientific guideline and decision-making gist for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strategy.
3) The pract  相似文献   
5.
葛云锦  陈勇  周瑶琪 《岩矿测试》2008,27(3):207-210
论述了包裹体低温分析技术的原理以及进展。传统的流体包裹体低温分析技术是以显微冷冻测温测定无机盐体系为主,目前已发展到应用低温原位拉曼光谱技术对包裹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油气包裹体原位低温分析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对不同成分油气包裹体低温下的相变过程取得了一定的认识,据此对油气包裹体进行分类,推测其主要成分,为油气包裹体计算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6.
徐州土壤多环芳烃的环境地球化学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江苏徐州黄棕壤进行不同深度层位多环芳烃含量的定量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多环芳烃在土壤深度剖面中的地球化学迁移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多环芳烃在徐州土壤剖面中主要集中在地表0~20 cm内。其中低环多环芳烃化合物的迁移能力较强,4~6环等高环化合物相对较难迁移,主要残留于地表生态系统环境中。  相似文献   
7.
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勇  葛云锦 《地质论评》2008,54(6):807-813
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不仅可以作为分析仪器校正的标样,还可以增进人们对烃类包裹体形成机制和水—岩作用机理的认识。人工合成包裹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人工晶体生长法、焊封石英管法和金刚石压腔法,其中利用愈合人工石英(水晶)单晶裂隙合成流体包裹体技术已成为标准的合成技术。目前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主要利用晶体生长法合成,包括高温高压利用石英(或方解石)晶体生长愈合裂缝形成流体包裹体和低温下采用过饱和溶液重结晶形成流体包裹体。由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烃类可能发生裂解,母液保真是成功实现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的重要前提条件。国外在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认识,但远不及人工合成无机体系流体包裹体研究那样系统和完善。国内关于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保温护道路基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建军 《冰川冻土》2008,30(2):274-279
多年冻土区路基铺设保温护道的目的在于削弱边坡热侵蚀作用对路基下多年冻土温度状况的影响,防止多年冻土上限特别是阳坡侧冻土上限下降,减少人为活动对路堤坡脚及附近天然地表的破坏;防止路侧地表积水渗入基底;对边坡产生反压,防止路肩滑塌,以保证路基的稳定.结合试验工程监测资料,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保温护道的效果,结果表明:保温护道并没有达到设计的目的,由于路基和护道几何形状对空气对流和太阳辐射的影响,不仅达不到保护冻土地基的目的,反而加大阴阳坡温度差异,导致路基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无锡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在江苏省率先正式批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无锡分局增挂“无锡市水文局”牌子,实行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管理体制,并明确了无锡市水文局为地方服务的七项职责。无锡水文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下,水文站网规划设计应该紧紧围绕无锡水利、服务无锡水利、融入无锡水利,才能发挥水文体制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管理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0.
葛祥坤 《铀矿地质》2008,24(3):175-180
电子探针Th-U-Pb微区测年方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测年技术.该技术以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理论为基础,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电子探针测量矿物中的Th、U、Pb含量,经过数据处理,最终计算出矿物的年龄.由于该项技术具有省时、费用低、不破坏样品等优点,现已广泛地应用于独居石、锆石的年龄研究中.在晶质铀矿年龄研究中的应用仅有零星报道,但由于该技术的高空间分辨率,将对不同产出状态的微小晶质铀矿颗粒的定年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