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教学实验大楼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大楼在N、E、U方向上的每h变化、d变化及变形规律,阐明GPS技术在高层建筑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大室内空间高精度指纹定位的需求,需采集大量的室内指纹地图数据,但传统室内指纹采集方法人工作业反复,费时费力;同时指纹地图还需频繁更新以保证更好的现势性从而得到更高的定位精度,更增加了在大室内空间中实现高精度指纹定位的难度。针对室内定位中的指纹地图采集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扫描采集更新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大量节省人力成本,而且能高效地得到更丰富、更准确的指纹点信息以组成高质量的指纹地图,从而提高室内指纹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在对现有的基于等价权的稳健估计的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直接从方差膨胀模型出发,建立起一套基于调整观测量方差-协方差阵的相关稳健估计方法,并通过算例证明其估计思想、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统一的处理模型和处理策略对中国-中南半岛地区地基北斗/GNSS测站2006—2016年历史观测数据进行高精度重处理和水汽反演,获得近10年的大气可降水含量(PWV)产品。基于北斗/GNSS PWV产品,研究了该地区大气水汽平均含量、年周期振幅和半年周期振幅等气候特征,发现这些特征主要受到了测站纬度、高程以及季风的影响。通过分析PWV同并址气象站降水观测的关联特性,揭示了该地区大气水汽含量同降水相关性随测站纬度减小而降低的特点(在云南相关系数可达0.8,在靠近赤道的泰国南部相关系数约为0.2)。此外,PWV和降水的距平值相关分析表明,相比于历史同期,大气水汽含量较高的月份在一定程度上对应着降水异常偏高,两者相关系数为0.2~0.4。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TDRS卫星的轨道特性及传统的地基测距跟踪技术定轨精度不高的现状,研究了基于空基的用户星精密轨道的TDRS卫星定轨,解决了基于空基的一般GEO卫星定轨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研究空间VLBI在大地测量等领域应用的意义,探讨了空间VLBI的观测量类型、观测模型及其涉及的大地测量所关心的参数;并采用1980~2004年的VLBI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对大地测量所关心的几种参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CHAMP卫星cm级精密定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卫星定位导航数据综合处理软件(PANDA软件)的基础上,解算了2002年年积日126~131d CHAMP卫星的精密轨道,并通过与GFZ精密轨道的比较、GPS观测值的验后残差和SLR观测值检验等3种方式进行了轨道精度的评估。结果显示,本文的轨道精度在径向为4~5cm,切向和法向为6~8cm。  相似文献   
8.
从均方根信息滤波和平滑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卫星定轨的实际特征.导出了其在精密定轨软件中实现的详细公式;针对均方根滤波的特点,提出了快速高效地探测和修复GPS观测数据中周跳的新方法。利用实测星载GPS数据验证了基于均方根滤波的质量控制算法的可靠性.得到了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联合地面和星载数据精密确定GPS卫星轨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联合定轨的数学模型,从6个试验的结果说明低轨卫星的星载GPS观测值对GPS卫星精密定轨的贡献。单天解的结果表明,相对于仅使用43个地面跟踪站的定轨结果,增加3颗低轨卫星的观测数据可以使GPS卫星的轨道准确度平均提高40%,即使仅用21个地面站和3颗低轨卫星也可以使GPS卫星的轨道与IGS最终轨道之差的RMS在5cm左右。  相似文献   
10.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统(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CGCS2000)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赖于GPS技术,不利于保障国家时空信息安全。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提供亚太区域服务,可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高精度定位导航应用需求,对建立和维持国家大地坐标参考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已建成的北斗基准站网观测数据,实现基于BDS技术、并与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ITRF)一致的国家大地坐标参考框架,为今后国家级和全球性北斗坐标参考框架(BeiDou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BTRF)的建立和维持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初步计算结果表明,积累2 a以上的观测数据,利用单独BDS数据可以获得与GPS精度相当的水平速度场,精度约为2~3 mm/a。基于单独BDS数据,测站残差平面和高程的重复性分别可优于0.8 cm和1.7 cm。利用BDS数据已可监测到测站高程方向的季节性变化。此外,还对单独BDS与GPS数据计算的坐标可能存在的与经纬度相关的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目前的北斗系统可满足建立和维持中国cm级大地坐标框架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