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论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某些标型特征与含金性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量的统计资料证明:不管是那种类型的金矿床,只要矿石中出现黄铁矿,则金主要是分布在黄铁矿中,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作者研究的结论是:黄铁矿其所以富含金,除了二者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形成条件以及黄铁矿时金有还原沉淀作用外,还与黄铁矿的晶格缺陷、硫亏损、压强结构(影响比表面)、微量元素含量等因素有关。大量统计资料还表明:黄铁矿的标型特征、粒度、微裂隙发育率等也是影响黄铁矿中含金量的因素。因此,黄铁矿的上述特征无疑是寻找富金矿床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认为,该矿带的变质岩原岩为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构造是控矿的主要因素。燕山期花岗岩与金矿化无成因联系,阿森特期花岗岩为主要矿源岩之一。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区内的各种变质岩。金矿床属变质热液类型。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金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在各地质体中的分布概况,解析了金在岩浆演化、外生条件和变质作用等过程中的地球化学习性,及可能形成的金矿床类型。最后笔者根据金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成矿条件,把金矿床按成因分为四大类及若干亚类。  相似文献   
4.
本区位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的北部边缘。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为太古界太华群的一套深变质的沉积—火山岩系(包括混合岩),在区域南部尚有部分震旦系地层出露。太华群地层主要由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组成,其中夹有斜长角闪岩及磁铁石英岩的小透镜体,底部偶见大理岩及石英岩夹层。区内伟晶岩、辉绿岩普遍发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