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概括了广西主要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综合分析了各类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点 ,并形成了各类矿床的金地球化学模型图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对省内该类型金矿床的特点和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指出了省内寻找该类型金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湘东北地区金矿床构造变形的时空差异,资源赋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结合区域地质及成矿特征,分别从金成矿与地层、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关系,阐述湘东北地区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并依据其成矿规律、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找矿标志,建立了斑岩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场地区金矿成因类型及成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场金矿产于古特提斯洋陆缘盆地三叠纪浅海一半深海相泥砂质复理石建造中,该区不同比例尺的地球化学异常重现性好,且比例尺越大异常强度越大,已发现的金矿体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大,与土壤异常的高值区基本吻合,沿走向延伸稳定,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地球化学特征、围岩蚀变均显示了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特点。通过对该区已掌握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有寻找大型至特大型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云南富宁者桑金矿床位于我国滇黔桂"金三角"区域,是该区的大型卡林型金矿床之一。为了更为详细地了解卡林型金矿在富金矿石中的赋存状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该文以者桑金矿床中几种不同类型赋金矿石:辉绿岩型矿石、泥质板岩或粉砂岩型矿石、泥灰岩型矿石的载金黄铁矿及毒砂为研究对象,进行矿物特征观察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辉绿岩型矿石中,破碎状毒砂、细粒自形毒砂、拉长菱形毒砂的尖端含金性较优;泥质板岩或粉砂岩型矿石中,脉状黄铁矿集合体、粗粒自形五角十二面体含金性较优;泥灰岩型矿石普遍含金,其中细粒菱形毒砂的含金性尤为显著。不同矿石类型中载金矿物的含金性与硅化、炭化、绢云母化等密切相关;黄铁矿w(Fe)、w(S)关系,黄铁矿、毒砂晶形特征以及微量元素Co/Ni关系,揭示者桑金矿床属中—低温热液成因;Au-As关系表明者桑金矿床金主要是以"不可见"形式的晶格金和纳米金赋存于赋金矿石中。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许窑沟金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类型及特征、金的赋存状态以及围岩蚀变等的研究表明,许窑沟金矿是赋存于牧虎顶岩体外接触带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硫为岩浆成因,流体有岩浆水,也有大气降水的混合。由此认为许窑沟金矿床属于火山沉积中温热液叠加的复合成因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介绍乐业八洞金矿的发现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与区域上“典型”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进行类比,分析了地层岩性、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指出该类“非典型性”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8.
广西凤山金牙金矿床是我国近年来在滇黔桂地区具有大型规模、并有潜在远景的卡林型金矿床。它与国内外同类型金矿床相对比,除某些共同特征外,在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矿物、主要载金矿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又成矿模式等方面均有其独特之处。上述内容的研究,对金牙矿区外围及滇黔桂毗邻区找寻卡林型金矿床,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灞源地区的赋矿地层、岩浆岩及断裂构造与金矿形成的关系,查明了控制金矿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并重点论述了金矿床的产出、矿化类型、围岩蚀变和含金矿物等主要地质特征。最后根据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阐明本区金矿床的岩浆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0.
东峰顶金矿区呈脉状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矿石类型为硫化物石英-重晶石脉型,矿体围岩蚀变强烈,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矿体矿物共生组合、铅和硫同位素组成及成矿年龄、包裹体成分及特征以及原生金的成色等研究,认为金矿床矿源为重熔岩浆岩。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溶液,成矿温度140℃~400℃.成矿深度约1.5km。矿床成因类型属中温、中深条件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原平市狐狸山金矿区位于原平市上庄乡营房西村西,通过对矿体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特征等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金矿体处于五台群韧性剪切带之中,属绿岩带韧性剪切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华北克拉通北缘黑色页岩中分布了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和金矿点,但对于沉积地层与层控型金矿床间的成因联系至今尚未完全查明。对白云鄂博群的地层岩石学、地球化学、Pb同位素组成等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以此来讨论地层对于浩尧尔忽洞金矿床的控矿机制。比鲁特组第一、二岩性段是金矿床的主要赋矿围岩,岩性间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并富含碳。金矿石、比鲁特组和海西期岩浆岩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具有相似的变化曲线,均表现为La、Sm、Y、LREE富集,Nd、Ta、Sr、Zr、Hf、HREE亏损,和明显负Eu异常的特征。比鲁特组炭质板岩中的星点状黄铁矿与金矿石中的硫化物具有相似的Pb同位素组成(208Pb/204Pb=38.960 0~38.982 9,207Pb/204Pb=15.643 5~15.684 2,206Pb/204Pb=18.566 0~18.921 7)。这些地质与地球化学数据结果表明,形成浩尧尔忽洞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白云鄂博群,加里东期区域挤压变形、海西期大规模岩浆活动和海西-印支期脆-韧性剪切作用一方面使地层中的金发生大规模活化、迁移,另一方面为含矿热液提供了良好通道和沉淀空间。比鲁特组中富含的有机质是金沉淀的有利还原剂。   相似文献   

13.
西所村金矿位于佤邦温高县东部,为近年勘查发现的矿床,含7个金矿体,Au品位3.64~6.54×10~(-6),估算(333+334)金资源量3.7t。本文对该区岩金矿床金成矿地质背景,对区内金矿床特征及与金成矿相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该金矿床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4.
右江裂谷在海西期伸展成形,于印支期褶皱抬升,燕山期再度经历伸展过程,并在伸展构造带由热液作用形成了大量的金矿床。文章在分析金矿体产出层位、成矿与构造的关系以及金及相关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和矿物组合成份的基础上指出:右江裂谷金矿床是燕山期伸展作用过程,含矿地下热水经深部岩浆活动及地温梯度等增温因素产生热动力驱动上升,在古岩溶型不整合和伸展不整合为主的构造薄弱带内与岩石发生浅成中低温热液蚀变作用而成的,提出了金矿床的区域伸展构造与地层联合控矿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湘东北地区肖家山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家山金矿床是江南古陆中段湘东北金成矿区一个典型的金矿床,其硫化物δ^(34)S值介于-14.76‰^+6.12‰之间,平均值-2.07‰,处于岩浆硫与围岩混合硫范围内;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与岩浆分异流体及变质热液的混合流体有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肖家山金矿床成矿物质具有深部岩浆与地层来源多来源性,其中含矿岩浆的形成可能与燕山期湘东北地区大规模构造-岩浆导致的基底重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糜棱岩型金矿床是金矿床工业类型中的重要类型之一,这类金矿床多分布于古老地块周边长期活动的构造带中。新疆鄯善县齐石滩金多金属矿区位于康古尔塔格韧性剪切带南部边缘;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下统;华力西中晚期多期次岩浆活动、韧性剪切作用及构造活动的叠加,形成了金多金属矿床。本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糜棱岩的显微构造进行了分析,认为齐石滩金多金属矿床为糜棱岩型金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7.
以浊积岩为容矿围岩的金矿床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类型的金矿床。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浊积岩金矿床的分布、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作者认为,浊积岩金矿床在我国分布广泛,其成矿时期横跨晚太古代至中、新生代,并具有一些独特的成矿特点,因此,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华北地块北缘是我国金矿的主要产地之一。其金的成矿地质背景复杂,主要可分为变质基底区、地槽区、盖层区、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构造-岩浆活动带5种类型。该区大部分金矿床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有关。以成矿作用为主要依据将华北地块北缘金矿床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侵入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一类是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第三类是沉积-改造型金矿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和矿床类型的划分,将华北地块北缘金矿床划分为三个系列组合,即侵入岩浆热液金成矿系列组合、火山-次火山热液金成矿系列组合及沉积-改造金成矿系列组合。  相似文献   

19.
卫宁北山地区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段,是宁夏境内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最好、成矿迹象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金场子金矿是该地区已知最大的金矿床。在归纳该区近年来找矿成果基础上,对金场子金矿床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和深部矿化规律进行了总结,构建了基于地-物-化多要素的综合找矿模型,并对矿区及外围、深部找矿靶区进行了圈定。研究表明:金场子金矿控矿因素主要为构造和地层,其中控矿构造表现为东西向断裂、北东向断裂及其次生裂隙为主,控矿地层表现为特定的地层层位及岩性组合。赤铁矿-褐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等围岩蚀变,Au-Ag-As-Sb化探组合异常以及中电阻率、中-高极化率地球物理异常为该区主要找矿标志。综合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构建了矿区金矿综合找矿模型,并以此圈定地表找矿靶区6处,并进一步根据矿化深部变化规律圈定深部找矿靶区3处。通过对矿区及外围靶区开展地球化学剖面测量以及深部靶区钻探工作,验证了此次靶区圈定的合理性,为今后该地区找矿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抛刀岭大型斑岩型金矿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池州矿集区,累计金金属量大于22t,为池州地区首例大型金矿床。该矿床金矿体主要产在英安玢岩中,基本不伴生其他有益金属元素,为独立金矿床。通过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描述,结合已有斑岩型金矿的成矿模式,同时利用以往对该含矿岩体U-Pb锆石定年及相关地球化学研究,综合分析认为该矿为产在早白垩纪岛弧背景下的贫铜斑岩型金矿床,同时局部矿段在成矿过程中还经历了热液叠加作用。矿体产出严格受NE向构造-岩浆岩带控制,含矿岩体出露面积小于1.0km2,属于典型的小岩体成大矿。运用"相似类比"、"矿床谱系"、"趋势外推"、"综合信息评价"等原则,指出该矿具有特大型金矿的潜质;同时,受同一NE向构造控制的乌石、白虎山及自来山等同期岩浆岩发育地区,具有与抛刀岭金矿类似的成矿条件,是未来工作的重点靶区;发育于上述同期岩浆岩之间的志留纪地层中的破碎带蚀变岩、与斑岩型矿床配套产出的低温热液多金属硫化物型矿床等,都将是外围工作的重点研究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