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某泥石流防治工程系统的优化设计为例 ,建立了优化模型 ,分析确定了模型参数 ,并利用基于随机模拟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对其他泥石流防治工程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对复杂工程系统的优化设计也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泥石流临界雨量确定常用方法存在的问题 ,以及泥石流临界雨量实验研究中实验降雨量确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提出以兰利 ( Langlie)法为指导进行实验 ,使实验降雨量的确定有了理论依据 ,减少了取得可靠实验结果所需实验次数 ,从而使泥石流临界雨量实验研究更趋完善和可行  相似文献   
3.
黄土地区暴雨型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泥石流起动条件、形成过程、固体物质起动方式、相的划分及搬运方式、阵发性和龙头等方面对黄土地区暴雨型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泥石流的形成须有一定厚度的饱和土层和一定深度的地表径流,对于干旱、半干旱的黄土地区,由于土壤较干燥,须有大量水分下渗才能形成一定厚度的饱和土层,因此该区泥石流对1h降雨量较为敏感;该地区泥石流固体物质起动方式较为复杂,部分按纯粘性土规律起动,部分按粘性土夹砂和无粘性砂规律起动;该区泥石流液相往往包括粘粒、细砂和粉砂等成分,所占比例较大,而固相所占比例较小;由于黄土地区多烯性泥石流,且沟壑密度大,流域支沟发育,经叠加作用后,在主沟内往往不具阵发性,其过程曲线近似洪水的单峰过程曲线;另外,由于该区泥石流往往不具阵发性或阵发性不明显,沟道内卵石之类的大颗粒数量有限,所以一般不具有形成龙头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层状地基中桩的轴向静载沉降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折线荷载传递函数,根据桩在竖向静载下的荷载分布与传递规律,运用功的互等定律,导出了一组确定层状地基中桩的轴向荷载沉降曲线的解析简化递推算式,可根据桩侧介质的分布情况和桩的形状对桩进行沉降分析模拟,能较精确确定桩的轴向静载沉降曲线,同时推导了桩顶刚度系数的迭代公式,以此为基础可确定桩的承载力。结合运用实例进行了论证,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隐伏断裂测氡解译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结合一些工程实例,分别对测试以及解译中一些影响因素产生的机制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就消除这些影响因素的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