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1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3.
4.
我们对于太阳米波Ⅰ型源与耀斑活动性之间的演化关系进行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具有一定时延的演化关系,典型的时延时间为1—2天。本文利用北京天文台密云站146兆赫干涉仪1970年的观测结果,对上述关系作了进一步研究,并补充分析了前文没有收入统计的1972年3月的几个米波源。证实了前文所得出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5.
为解释著名的G矮星问题,提出银河系化学演化的三成分模型,即由银晕、厚盘和薄盘所构成的演化模型.相邻演化阶段间隔着一个快速坍缩过程.对不同星族成分的演化过程分别进行模拟,并在总体上得到一个太阳附近区域的G矮星丰度分布函数.检验了三种不同的模型:初始富化模型、比例生成模型和坍缩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最佳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太阳附近区域的化学演化受物质交换的影响较小,至少在银河系演化的晚期,可将太阳附近区域看作封闭系统.同时,单位质量中新合成的重元素比例对三种恒星成分可分别近似为常数,其差别则说明不同星族恒星的初始质量函数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使用IRAS的红外观测资料,对恒星形成区CMaOB1/R1复合体的红外发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与光学观测,射电连续观测及CO观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个复合体的发射是由一个弥散发射背景和若干分离源所组成。红外弥散发射可由两个O星的加热来解释,但扩展的HII区可能是由一个老的HII区的遗迹与仍处于主序阶段的两个O型星共同作用的结果,分离源大多与已知的发射或反射星云相对应,但存在几个没有已知光学对应体的源,它们可能是刚进入主序的早型星激发的。  相似文献   
7.
对恒星形成区CepOB4的IRAS观测结果的详细分析和研究表明,与年轻星团Be59相联系的分子云物质的原始分布是高度成块的。Be59诞生于一个平均密度为100─200cm(-3)云的背向太阳一侧。强烈的电离辐射以及星风已经在其诞生地产生了一个半径大约为5pc的"水泡型(Blister)"电离氢区及与之相关的红外源。电离辐射也穿过云际介质到达与母云分离的另两个云的表面,形成了从侧面看到的电离波前及被压缩和加热的中性物质壳。在这个恒星形成区中,虽然有大量年轻恒星存在,但大质量恒星的形成已经停止。红外发射主要起源于标准尘埃粒子的热平衡发射。但在主激发星团Be59附近的HII区中25μm发射的显著增强可能与某种与电离气体相混合的新型尘埃粒子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超新星遗迹的射电演化的理论和X射线辐射理论,导出了直接由射电观测的流量密度和X射线光度表示的超新星爆发能量,并应用这一结果估计大、小麦哲仑云中超新星的爆发能量。计算表明,大、小麦哲仑云中的绝大部分超新星,其爆发能量在10~(49)ergs—10~(51)ergs之间,而Ⅰ型超新星爆发的能量系统地比Ⅱ型要小,在10~(49)ergs的量级。本文还讨论了统计的N-D关系和理论导出的N-D关系之间不一致的最可能原因是由于样品的不完备性,并指出在大、小麦哲仑云中,绝大部分的线径大的源仍然处于绝热膨胀相。  相似文献   
9.
10.
使用IRAS天空流量图,在校正了黄道光发射后,得到了S252复合体的弥散红外发射的强度、温度及尘埃的分布。结果表明,这个复合体的弥散红外发射的总光度为1.8×10~5L_⊙,其中2/3来源于早型星加热,其余的来源于星际辐射场。在电离氢区内,尘埃是严重减损的,复合体有着复杂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用诞生于分子云边缘的早型星HD42088的星风或电离辐射与母云的相互作用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