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采用多种策略的建筑脚点提取方法,针对建筑脚点提取中的两个关键步骤--数据分类和建筑脚点分割,分别提出和引入了邻近关系和r半径点密度,从仅反映单次反射的DSM数据中,直接提取出建筑表面点.  相似文献   
2.
次网格地形坡度坡向参数化及其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朱新胜  张耀存 《高原气象》2005,24(2):136-142
随着数值模式水平分辨率的提高,模式下垫面特征的描述更加仔细,针对东亚地区复杂的地形和植被特征,发展适合非均匀下垫面的地表通量参数化方案,对改进数值模式和刻画高原附近地区复杂地形动力和热力。效应的能力非常必要。本文通过计算次网格地形坡度、坡向参数及其对到达地面短波辐射通量的影响,提出次网格地形热力效应的参数化方案,改进数值模式中复杂地形区域地面热量平衡的计算。利用p—σ区域气候模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次网格地形热力效应参数化方案的引入,对东亚地区夏季气候尤其是降水的模拟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发生在海西断裂天祝拉分盆地1996年6月1日5.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利用位于天祝-古浪地区的数字式微震监测台网纪录的余震的精确定位确定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研究表明这次地震是天祝拉分盆地中垂直于主断裂的近南北向断裂所形成,根据破裂模型和海原西断裂的应力积累状况,讨论了海原西断裂近期的大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朱新运 《地球科学》2016,41(12):2109-2117
华北盆地是中国大陆地震活跃区之一,通过地震波衰减及场地响应参数研究该区构造介质属性及台基属性对地震预测预报、灾害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g波谱比的联合反演方法是获得地震波衰减参数及场地响应的有效方法,通过随机重采样方法可以检验解的稳定性.使用华北盆地68个台站记录的2004—2008年的149次地震,震级ML为1.7~5.3的震中距为100~600 km,按信噪比大于2的标准挑选有效垂向记录1 000多条,地震射线较好地覆盖了华北盆地38°N~41°N、114°E~120°E区域.采用2.60~3.65 km/s的速度窗截取Lg波形并转化为频谱,研究频率范围为1~7 Hz,频率间隔0.2 Hz.计算得到的地震波衰减品质因子Q(f)与频率f的关系可表示为Q(f)=125±4.4f0.86±0.03,研究区为低Q0(对应频率1 Hz),高频率依赖性的构造活跃区.基岩台站对地震波没有表现出明显放大作用,黄土沉积台站低频端比高频端明显放大;场地响应波动较大台站其解的标准偏差也大,说明场地响应的不稳定性体现了台基属性的非稳定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浙江及邻区尾波Q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单次散射(Aki)模型,利用2000年至今浙江及安徽台网记录的37次ML3.0以上地震的数字地震波资料,计算了浙江及邻近省区平均尾波Q值,并拟合了Q值对频率的依赖关系数据。结果为:Q(f)=212±33.5f0.62±0.11,与国内其它区域相比,本区域为Q值高值、对频率低依赖性区域。认为本研究区内构造活动弱,地震活动水平低。本文就Q值对频率、尾波窗长等的依赖性特征及影响Q值计算的噪声水平、滤波器、数据采样等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立交桥结构的自动识别对道路网多尺度建模、空间分析和车辆导航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基于矢量数据的立交桥识别方法过分依赖人工设计的特征,对复杂场景的适应性较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Faster R-CNN神经网络模型的立交桥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学习立交桥样本的深层次结构特征,进而实现立交桥的自动识别与准确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立交桥的识别效果较好,能够在复杂的道路网中准确确定立交桥的位置,避免了人为干预对试验结果不确定性的影响,抗干扰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以从海南三亚近海海水中采集的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平板筛选法筛到一株产酯酶的中度嗜盐菌菌株LYG1-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RNA序列分析,发现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7.5,最适NaCl浓度为10%。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菌株LYG1-1与Halomonas salina亲缘性最近,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72%。在含10%NaCl的0.05mol·L-1Tris-HCl(pH 8.0)缓冲液中,45℃条件下作用,酶活性最高,40℃处理24h仍保持83%的活性。金属离子浓度为5mmol·L-1时,Ca2+、Mg2+对菌株LYG1-1酶活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Hg2+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今的交通土建类大型工程项目数据繁冗复杂。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速度慢、精度低,已不能满足大型工程管理的需要。GeoNMOS软件可弥补在大型工程项目中数据处理方面的不足。文中提出网络化移动勘测办公系统的设计理念,着重分析GeoNMOS各个模块的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全球GPS测站垂向周年变化统计改正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彦博  孙付平  朱新慧  刘婧 《测绘学报》2018,47(10):1337-1345
对GPS测站坐标进行非线性变化的研究和建模,是削弱测站非线性运动的有效途径。由于导致测站坐标非线性变化的机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未能建立一个包含多种机制影响的理论改正模型来削弱测站的非线性运动。本文基于全球近500个实测的GPS测站垂向坐标残差时间序列,研究发现了测站垂向坐标周年项的全球分布规律,并分别针对南北半球构建了两个基于实测数据的周年变化统计改正模型。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统计改正模型能削弱全球大部分GPS测站30%~50%的垂向坐标残差。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区域内8个IGS站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对其非线性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首先,对这些测站时间序列进行频谱分析提取周期项,结果表明周年频谱是绝大部分IGS站共有的非线性运动规律,只是振幅大小不同;其他周期项则不具有普遍性,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周期规律最明显.然后采用三角函数法对时间序列中的周期规律进行拟合,结果显示三角函数法能更加直观地体现出非线性变化的规律,有利于进一步分析非线性变化的性质与机制,对建立和维持高精度地球参考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