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汶川大地震(MS 8.0)同震变形作用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于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断裂带的汶川大地震(MS 8.0)波及半个亚洲,震撼整个中国。本文通过地震后的实地调查,对发育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分布、产状、继承性复活与变形特征,以及同震变形与地震地质灾害的关系等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表明这次汶川大地震(MS 8.0)沿北川-映秀逆冲断裂和安县-灌县逆冲断裂同时发生地表破裂,前者产生以高角度逆冲兼右旋走滑为特征的地表破裂带长约275 km,后者产生以缓倾角逆冲作用为特征的地表破裂带长约80 km。汶川大地震的同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具有分段性特征,并与地表破坏程度的分带性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详细研究表明,同震地表破裂带的产状直接影响地表破坏程度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强度,汶川大地震(MS 8.0)沿呈高角度陡倾的北川-映秀逆冲断裂发育的同震地表变形所产生的地表破坏程度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强度比沿缓倾角的安县-灌县逆冲断裂要强。从各种类型的地震断裂来看,具有垂直运动的逆冲型地震断裂所造成的地表破坏程度和地质灾害强度比具水平运动的走滑型地震断裂要强。因此,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破裂过程和同震地表变形与地震地质灾害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波浪波形的非接触测量近年来获得广泛的应用。本文以规则波为讨论对象,针对介质为空气的超声波测量方式进行波形测量误差分析,并结合实验室和实船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理论分析表明:在规则波取为坦谷波和STOKES波的前提下,超声波技术几乎产生相同的最大误差。定量分析表明,在对测量精度限制的条件下,对文中提及的各项参数应作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从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出发,选择了大华北岩石圈块体内一条NWW向连云港-银川的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剖面,试图先从一个简单的力学模型开始,用二维有限元法得到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盖层)中的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从而解释板内地震与岩石圈壳-幔结构比值(R)相关的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4.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系统总结了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的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该蛇绿岩由变质橄榄岩、堆积岩、席状岩墙、枕状玄武岩与块状玄武岩和放射虫硅质岩组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形成于洋脊扩张环境。该蛇绿混杂岩带是义敦碰撞造山带大地构造相中的弧前混杂带相。  相似文献   
5.
6.
大别地区不同类型岩石的超高压结晶实验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春  曲玮 《矿物学报》1995,15(3):305-311
在3.5GPa、1200℃条件下对取自大别地区的不同类型岩石进行了重结晶实验,并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晶衍射和电子探针对实验产物的结晶特点、矿物组成及矿物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石榴橄缆岩的岩石成因与共生的榴辉岩相同;②榴辉岩的重结晶经历了从单斜辉石岩、石榴辉石岩到榴辉岩的过程;③超高压片麻岩主要由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和柯石英组成,不含斜长石、黑云母和绿帘石等常规矿物;④柯石英和文石  相似文献   
7.
新疆南天山库尔干南阿尔腾柯斯组硅质岩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保存良好的放射虫化石,共计21属34种,11个未定种,1个未定种属。研究表明,两个样品的放射虫组合时代分别为中-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中-晚泥盆世放射虫组合的发现,丰富了库车地区泥盆纪放射虫生物群组合,为确定阿尔腾柯斯组的时代奠定了生物化石依据。结合前人对该组生物化石的研究,该组为跨时代岩石地层单元,应予解体。而具有早泥盆世-晚石炭世放射虫硅质岩的深水海相沉积地层为古南天山洋盆的演化过程提供了地层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经过陕西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广大地质职工多年工作,现已查明一个特大型碳酸岩型铀铝矿床,并肯定了其工业价值。 该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汾渭裂谷南侧,太行新华夏隆起带与秦岭纬向构造带北亚带的交汇部位,与铁岔沟碳酸岩型铁矿,黄龙铺碳酸岩型钼、铅矿,驾鹿碳酸岩型稀土矿同处于一个碳酸岩带上。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采集福建前湖湾海岸剖面133个泥沙样品做粒度分析,其频率曲线显示多种粒度分布特征,预示多种沉积环境的变化。采集研究剖面周边海滩、河口浅滩、河口、滨海沼泽和海岸沙丘等已知环境的样品作为目标样本。将目标样本沉积参数平均粒径(Mz)、标准偏差(σ)、峰态(Kg)设为判别参数,利用Excel计算海岸剖面样品与目标样本参数的距离,筛选最小距离样品,归为已知目标样本的同类。据此,分析了海岸剖面蕴含的6个沉积环境变化阶段。利用剖面底部淤泥测年14C=(328 15±170)a BP,和剖面上部泥炭测年14C=(24 130±100)a BP,了解这一变化发生的年代。自(32 815±170)a BP以来,前湖湾经历了河口浅滩-河口、沙丘-河口-滨海沼泽-海滩-沙丘等海岸环境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conducted on a trapezoidal pendulum wave energy converter in regular waves. To obtain the incident wave height, the analytical method (AM) was used to separate the incident and reflected waves propagating in a wave flume by analysing wave records measured at two locations. The response amplitude operator (RAO), primary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the total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wave energy converter were studied; furthermore, the power take-off damping coefficie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load resistances in the experiment were also obtained.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natural period for a pendulum wave energy converter is relatively large. A lower load resistance gives rise to a larger damping coefficient. The model shows relatively higher wav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in the range of 1.0?1.2 s for the incident wave period. The maximum primary conversion efficiency achieved was 55.5%, and the maximum overall conversion efficiency was 3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