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整体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将BJFS站2000~2015年高程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发现其不仅存在1 a、0.5 a、0.25 a、2个月、1个月以及长周期等周期项,还存在以往方法很难探测出来的近似2 a周期信号。与EMD分解结果对比,整体经验模态分解可以明显减弱模式混叠现象。对各分量进行Hilbert 变换(HHT),得到时间-频率-能量的Hilbert 频谱图。结果表明,年周期和2 a周期变化是高程运动的主要贡献项。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对比验证EEMD的分解结果表明,与小波分析相比,EEMD重构信号与高程序列差异的RMS更小,证明了HHT-EEMD方法在数据资料分析过程中的有效性。对环境负载及GRACE负载造成的测站位移进行功率谱分析得出,环境负载确实会造成IGS站高程时间序列的1 a、0.5 a以及季节性运动,GRACE负载还验证了2 a信号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基于FY3A/MERSI资料分析广东省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邓玉娇  胡猛  林楚勇  曹静 《气象》2016,42(1):61-66
利用国产极轨气象卫星FY3A的MERSI AOD产品分析2010—2013年广东省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MERSI AOD产品与地面太阳光度计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72,其平均绝对值误差为0.12,均方根误差为0.15,数据精度可满足研究需要;从AOD的空间分布看,珠三角西翼东翼山区五市,其中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为广东省AOD均值最高的地区,梅州市、河源市为广东省AOD均值最低的地区;从AOD的时间分布看,2010—2013年间,AOD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11年为拐点,与此同时,AOD还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为AOD高值期,夏季、秋季次之,冬季最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上海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论述了上海地区开展村镇民房震害预测的必要性。根据上海地区的建筑特点,并以宝山区Ⅵ度震害预测为例,对上海地区村镇民房震害预测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Sang  Shilei  Dai  Heng  Hu  Bill X.  Huang  Zhenyu  Liu  Yujiao  Xu  Lijia 《Hydrogeology Journal》2022,30(6):1833-1845

Microbes live throughout the soil profile.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subsurface horizons are impacted by a saltwater–freshwater transition zone formed by seawater intrusion (SWI) in coastal region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hanges in microbial communities within the soil profile because of SWI. The study characterizes the depth-dependent distributions of bacterial and archaeal communities throug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of 16S rRNA gene amplicons by collecting surface soil and deep core samples at nine soil depths in Longkou City,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microbial communities were considerably impacted by SWI in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omains, the extent of these effects was variable. The soil depth strongly influenced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the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at various depths. Compared with SWI, soil depth was a greater influencing factor for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Furthermor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mong which the most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soil depth, pH,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相似文献   
5.
基于Landsat/TM资料研究广州城市热岛现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玉娇  匡耀求  黄锋 《气象》2010,36(1):26-30
利用Landsat/TM卫星资料及气象观测资料,基于覃志豪单窗算法对地表温度进行反演,根据热岛强度定义进行热岛强度、热岛范围的定量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初始地温、总辐射量、植被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之后,2000年至2005年间,广州市热岛现象呈现明显增强趋势,2000年11月1日、2002年11月7日、2005年11月23日热岛强度指数分别为1.15、1.20、2.89,热岛面积分别为235.44 km~2、261.09 km~2、381.42 km~2。人口增长刺激城市化加剧、温室效应增强使得地表蓄积热量增加是导致广州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利用卫星遥感资料结合大气化学模式模拟,分析2003―2018年城市热岛强度、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规律,定性和定量研究气溶胶对白天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热岛强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夏季热岛强度最大,冬季热岛强度最小;气溶胶光学厚度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季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大,冬季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小。在年际和季节尺度,城市热岛强度与城区、郊区气溶胶光学厚度之差均呈弱的正相关。基于WRF-Chem的模拟实验表明,气溶胶的存在导致城区、郊区地表向下总辐射减少、地表温度降低,且城区地表向下总辐射减少多于郊区、降温幅度大于郊区,进而导致了热岛强度减弱。气溶胶对城市热岛强度的贡献率为?2.187%,冬季贡献率绝对值略高于夏季。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9~2008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高时空分辨率的再分析资料以及1980~2019年的大气化学—气候模式模拟资料分析了热带对流层顶层(Tropical Tropopause Layer,T TL)结构的变化特征,并且预测了其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TTL结构存在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变化.其厚度在北半球的春、秋两季比...  相似文献   
8.
不同天气条件下温湿对室内外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姣  杨云洁  张滨  黎荣  袁波  韩琳 《气象科技》2015,43(6):1197-1202
人体舒适度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研究不同天气条件下的人体舒适度对公共气象服务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4种典型的空间,利用大气探测技术和手段,获得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每天3个时次(07:00、13:30、19:00)的气温和湿度资料。应用温湿指数(THI)分析了典型阴天和晴天情况下,室内外人体舒适度差异,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晴天,人流较多的小型室内舒适天数最多,占总天数的61%;在阴天,室外舒适天数最少,占总天数的40%;②不同天气舒适度区别最大的季节为夏季,晴天,人流较少的小型室内舒适度最好,室外舒适度最差;而阴天,室外舒适度最好,人流较多的小型室内舒适度最差;③阴天人流较少的小型室内与室外温湿指数达到显著相关,且相关性最好(〖WTBX〗R〖WTBZ〗2=0.97),而人流较多的大型室内与室外温湿指数的相关性最差(〖WTBX〗R〖WTBZ〗2=0.92)。  相似文献   
9.
地下管网是林科院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智慧管网是保障林科院正常有序运行的必要因素。随着人们对于管网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网二维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在实际应用中的需求。因此,设计三维智能系统有助于方便地管理繁杂的管网。本文从系统的需求和设计的原则出发,设计了系统的总体结构。由于存储数据的类型影响数据库的结构设计,设计了管网在数据库中的表名。最后对系统中常用的功能,以及管网的特色功能进行说明,提出系统可能涉及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1 研究背景 震情会商是我国地震预报探索实践形成的工作机制,是前兆异常认定、动态跟踪、地震预报意见产出的关键环节.2000年后陆续引入很多单机版分析预报软件,但落后的数据服务方法和各种非规范化的临时性计算程序不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产生了大量的简单低水平重复劳动,现有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震情监视跟踪和日常震情会商研判需求.地震会商技术平台应运而生(陈石等,2021),目前运转的数据专家地震科学版( Datist for ISPEC,简称小G)针对各级震情会商研判需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常规产品的全自动化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