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青山头人与前郭人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吉林省古人类研究简况我省关于古人类化石的发现,文献记载只有两处。其一是1951年在榆树县周家油坊(北纬44°43′05″,东经126°21′)发现的两块头骨碎片和一段胫骨,被称之谓“榆树人”。后经研究,由于氟含量和共生的哺乳动物骨骼氟含量差别较大,被认为时代不一致,“榆树人”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后的古人类。至目前尚无新的进展,在我  相似文献   
2.
吉林九台白垩系一新的蜥脚类恐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记述了蜥脚类恐龙(Sauropoda)中一新的属种—西地九台龙(Jiutaisaurusxidiensisgen.etsp.nov.),包括18个相关节的尾椎及13个脉弧。化石产于吉林九台白垩纪泉头组的紫色-杂色砂岩中。其主要特征为:中部尾椎椎体两侧出现前后延长的棱脊,前-中部尾椎双凹型,神经弓位于椎体前半部,脉弧不分叉,血管孔长度约占脉弧长度的1/2以上。新属种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白垩纪蜥脚类恐龙的系统演化、古地理分布等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中部的二道沟组、小绥河组、张家屯组的时代归属,一直是国内、外地质学家争议的问题之一。根据无脊椎动物化石鉴定结果,张家屯组的时代为志留纪Ludlow晚期至Pridoli早期,小绥河组为志留纪末Pridoli期或泥盆纪初Lochkov期,二道沟组为早泥盆世Lochkov早期。根据上述地层中珊瑚和腕足动物化石,推测它们当时是生活在正常浅海的生活环境中,大致相当于底栖组合BA3。我国东北地区中古生代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动物地理区:华北地台北缘产Retziella腕足动物群和Carlinastraea珊瑚动物群,吉林中部就位于这一个动物地理区范围之内;西伯利亚地台南缘产Tuvaella腕足动物群。  相似文献   
4.
双阳盆地南缘,为一套火山——沉积含煤地层。解放前有人曾对这套地层进行过调查,但无结论。解放后,长春地质学院及煤田等单位对这套含煤地层进行过工作。但地层时代等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一九七八年吉林区调队六分队在该地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将这套地层定为小蜜蜂顶子组。时代拟为早侏罗世早期。一九八二年。彭玉鲸等将这套地层划归晚三迭世(?)。但似欠生物化石依据。去年十月,笔者及我队古生物室同志又赴该地进行野外工作。在八面石煤矿一带小蜜蜂顶子组上段中采得植物化石。经笔者鉴定主要有:Neocalamites hoerensis,Thinnfeldia?sp.Pterophyl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吉林南部早侏罗世义和植物群中的苏铁类化石3属7种,即Pterophyllum baotoum Zhang,Pterophyllum exhibens Li,Pterophyllum cf. tietzei Schenk,Pterophyllum sp.,Nilssonia inouyei Yokyama,Nilssonia orientalis Heer,Cycadolepis corrugata Zeiller.同时,讨论了苏铁类化石的古气候意义,认为吉林南部早侏罗世时期位于濒古太平洋带,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苏铁类繁茂生长.  相似文献   
6.
最近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已普遍地把距今11000—10000年作为更新世与全新世,或末次冰期(在欧洲为玉木冰期,北美叫威斯康辛冰期,中国称大理冰期)与冰后期,或深海氧同位素的第2阶段与第1阶段的时间界线。因为正是在这条界线的前后,全球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转暖现象,从而各地的哺乳动物群普遍地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据Martin(1967)研究,在美洲至少有200多个属在更新世末绝灭了.据Kurtén(1968)研究,欧洲更新世末的绝灭现象也十分明显,至少包括20多个绝灭种(如猛犸象、披毛  相似文献   
7.
自晚三叠世小河口组问世以来,吉林省的三叠纪地层陆续在天桥岭、双阳、卢家、西土山等地被发现,使其内容日趋丰富。一九八二年九月笔者重返八面石煤矿作了进一步调查。采自八面石煤矿的植物化石,以Cycadocarpidium——Glossophyllum 为代表的植物组合,时代相当于晚三叠世晚期。八面石煤矿位于双阳中生代盆地的南缘,由于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掩盖较厚,致使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规模大,晚中生代层序齐全,生物化石丰富,为我国晚中生代陆相盆地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吉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在盆地东缘开展区域地质调查,于长春、怀德等地发现了数量较多的爬行类、叶肢介、介形类及数枚恐龙化石蛋(见附图)。  相似文献   
9.
<正> 托盘沟地区上三迭统主要分布于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托盘沟一带,是一套受轻微变质的中酸性火山岩及陆相碎屑沉积岩组成,有人认为属古生代,也有人认为属中生代。1963年,吉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队在天桥岭东南部马鹿沟黑色板岩中,曾采到Neocalami-tes、Pachypteris?等化石;后来又在复兴村南部一带采到Todites denticulata(Brongn.)Krasser、Taeniopteris cf.richthofeni(Schenk)Sze等化石,认为时代有属晚三迭世至早侏罗世的可能。1966年,第四地质队将该套地层命名托盘沟组,分上、下两段(下段为中性  相似文献   
10.
桦甸盆地位于吉林省桦甸县境內。地理座标为:东经126°40′;北纬43°00′。出露面积约800km~2。桦甸盆地油页岩矿发现于1937年。1940年,日人西田彰一于桦甸公郎头地区进行地质调查,初步确定含油地层与抚顺地区含油地层相当,时代为下第三系。1952—1954年,吉林省工业厅东北石油九厂编制了该区1∶50000地质图。1953—1956年,煤炭工业部1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