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98年中国地质博物馆季强和姬书安、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PhilipJ .Currie和MarkA .Novell对 2件产自辽宁省北票市上园乡四合屯上侏罗统义县组下部湖相沉积火山凝灰质页岩的带羽毛印痕的脊椎动物骨架化石研究后 ,确认其是一种长羽毛的小型兽足类恐龙。为感谢当时的中国副总理邹家华对辽西古生物研究的大力支持 ,特将其命名为邹氏尾羽龙。特征 :体长近 1m。前上颌骨具长而钩形的牙齿 ,齿根宽。上颌骨和齿骨无牙齿。尾短 (仅为体长 1/ 4 )。前肢较长而指爪较短。后肢长而粗壮。尾末端和前肢第 2指骨分别排列生长着长…  相似文献   
2.
合成偏移(SYNDEV)是由井孔的倾斜方位角和井斜倾角来计算的,其算法很简单,大多应用正切函数方法来计算井斜。它用一种简单的办法来将SYNDEV设想成总是与层面垂直的井孔。这种设想使合成井孔总是与层面法线一致。这是在作图和计算过程中代表倾角的一种方法。作成的SYNDEV图包括水平位移图、平面图、剖面图、总方位角和方位角差图,是处理井斜资料所作出的图件。把这些图件组合成较大的相关分析图后,可以从图中识别出隐含的地质特征,如小断层、不整合面以及层序边界等,而这些特征在常规的倾角矢量图或累积倾角图上是…  相似文献   
3.
湖南石门雄黄矿床,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模式,顶部为硅质岩,中部为角砾岩,下部为雌-雄黄矿体。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地层和构造因素控制,在找矿工作中采用“抓构、找层、圈蚀、求异、定位、验证”的方法,1998年找矿工作初见成效,认为I、Ⅱ号窿周围、兔儿山等地为找矿最有希望地段。  相似文献   
4.
5.
湖南石门雄黄矿床,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模式,顶部为硅质岩,中部为角砾岩,下部为雌-雄黄矿体。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地层和构造因素控制,在找矿工作中采用“抓构、找层、圈蚀、求异、定位、验证”的方法,1998年找矿工作初见成效,认为Ⅰ、Ⅱ号窿周围、兔儿山等地为找矿最有希望地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